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浙江锚定多项清晰风向标 加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5-16 14:27:13

2021年浙江各设区市制造业高质量指数评价雷达图。 浙江省经信厅 供图

作为制造业大省,浙江近年来加快制造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锚定“奋力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建设制造强省”目标不断前行。

该省各地拥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色如何?面向未来,如何精准扬长补短,按下发展“加速键”?记者14日从浙江省经信厅获悉,最新发布的《2021年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评估报告》(下称《报告》)给出答案。透过这份报告,浙江各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路愈发清晰。

《报告》显示,2021年浙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为88.8。其中,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指数分别为85.3、83.0、80.3。

为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有指标可衡量、更加形象立体,浙江围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这三个一级指标,设置了20个具体指标。其中,质量变革7个指标,效率变革6个指标,动力变革7个指标,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规上工业增加值(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规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数量(件)、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万元/人)等被列入其中。

从浙江11个设区市来看,2021年,浙江各设区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2020年均有所提升,差距不断缩小,最高指数与最低指数差距从16.4缩小到14.3。其中,杭州、宁波位列第一梯队,温州、嘉兴、湖州、台州、舟山、绍兴位列第二梯队,金华、衢州、丽水位列第三梯队。

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优等生”,杭州连续三年排名第一。在20个衡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中,杭州14个指标位列前三。其中,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数量、规上工业企业每百亿元营业收入有效发明专利数、规上工业亩均增加值、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6个指标位列第一。

即便如此,杭州也存在需要补齐的短板——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个指标位列全省靠后。这也为其找准了当下和未来的发力点。

将目光对准同处于第一梯队的宁波,该市亦发挥稳定,连续三年排名第二。在20个衡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中,宁波9个指标位列前三。其中,规上工业增加值、工业投资额、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制造业企业数3个指标位列第一。

于宁波而言,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相当于营业收入的比例、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两项排名靠后,还需进一步补齐短板。

分析来看,浙江各地各有所长,也有各自的短板。其中,嘉兴、湖州、绍兴、台州指标表现较为均衡。相较而言,金华、衢州、丽水等面临的发展困难更多一些,需要努力的空间仍很大。

从浙江42个工业大县(市、区)来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其中,滨江区表现亮眼,连续三年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三大分项指数排名中居于首位,引领浙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当前,浙江正奔赴在共同富裕之路上,山区26县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亦值得关注。《报告》显示,该省山区26县制造业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明显。

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需久久为功。明晰长板和短板,找准今后发展重要方向后,浙江将“乘风破浪”,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相关推荐
浙江开通首条直达中亚货运航线

7月2日凌晨,随着航班号C6622的波音767全货机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起飞,杭州—塔什干全货机航线正式开通。这是浙江省首条直达中亚地区的货运航线,也是杭州空港口岸今年新开通的第二条全货机航线。

做强枢纽 提升能级 强化创新——中欧班列金华(义乌)集结中心高质量建设观察

十余年来,随着中欧班列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一个更高能级、更具活力的国际物流枢纽正在“世界超市”的门口加速崛起。

浙江开通第26条中欧班列物流通道

6月18日上午,一趟满载100标准箱日用品、服饰、五金配件等商品的货运班列从浙江金华南站鸣笛启程,标志着金华—巴希—巴库跨里海国际运输走廊班列首发,这也是浙江第26条中欧班列物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