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工业锈带”到“生活秀带” 山西工业遗产迎“新生”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5-16 14:29:33

北京冬奥会期间,海内外运动员在首钢滑雪大跳台腾挪跳跃的画面,让“工业迪士尼”首钢园迅速“火出圈”,也让民众再次关注到工业遗产。在山西,有多处像首钢园这样的各类工业遗产,被岁月侵蚀的它们迎来“新生”,从“工业锈带”蝶变为“生活秀带”。

在太钢集团太原本部厂区中部,旧车间改造的厂史展览馆、太钢服役年代最长的2号高炉、太原现存最完整的梅花碉楼……太钢博物园通过保护和再利用这些承载记忆的工业遗存物,成为集展示、科普、观光为一体的工业专题博物园。

太钢集团是中国最早研制和生产不锈钢的企业,其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西北炼钢厂。1949年以后,太钢集团先后生产出新中国第一炉不锈钢、第一块热轧硅钢片等,在山西乃至中国的工业发展史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

多年来,太钢集团不断挖掘近现代钢铁工业历史,利用企业丰富的资源,建设太钢博物园,让更多民众了解工业历史。目前,园内收藏有太钢重要的档案文物及工业遗存物120余种。

太原是一座老工业城市,现存较多见证城市发展历史的老工业建筑和见证人类工业文明发展进程的老工业设备,这些工业遗产有着无可比拟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与太钢博物园一样,1898太原兵工厂文化产业园也是一处“活”起来的工业遗产。

这是依托国家工业文化遗产——太原兵工厂建立的文化产业园区,是中国目前保存最为完好、历史最悠久的军事工业遗产,是近代中国火炮的发源地之一。这座天然的“军事博物馆”于201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

近年来,为唤醒工业遗产活力,当地建设集人民兵工文化展示、青少年国防教育、文化产业聚集等为一体的兵工特色文化产业园区,盘活当地旅游业态。

园区现有清末至今多个历史时期的生产建筑、机器设备、武器实物、档案文献等2万余件工业实物遗存。其数量众多、类型多样,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科技信息,在中国的工业遗产中独一无二。

2021年,作为老工业城市的太原,出台了推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打造“生活秀带”的工作方案。在保护工业遗产的同时,鼓励利用工业遗产相关资源建设工业文化产业园区、特色小镇(街区)、创新创业基地,利用5G、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展示工业遗产的历史故事。

截至目前,中国已公布五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太原兵工厂、阳泉三矿、刘伯承工厂旧址、石圪节煤矿、高平丝织印染厂等山西多处工业遗产均在其中。

相关推荐
逛非遗大集、赏民俗特色、品地方美食——山西石楼推出10条“五一”小众旅游精品线路

五一假期,山西省石楼县深挖当地文旅资源,围绕崖头、柏卜湾、黄河奇湾、留村伟人路居、东征纪念馆、郝家大院、永由村等区域景点,推出十条小众旅游精品线路,融合历史遗迹、自然风光、非遗文化与乡村艺术,满足游客“短途深游”与“沉浸体验”的出游需求。

三个场景,直击山西与全球南方金融家的“亲密接触”

离开山西汾酒时,法国重塑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主席马克·于藏与工作人员分享了合照;走进中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日昇昌票号、观看《又见平遥》演出,瑞士外国记者协会副主席彼得·肯尼频频举起相机;在青花汾酒之夜以及普惠金融与新能源产业化发展路径选择论坛上,山西企业家则是一次次发出合作共赢的邀请函。

山西:铁水联运深度融合取得新进展

3月19日,一列满载100箱2700吨乙二醇的集装箱货物列车从国铁太原局大同铁路物流中心岢岚铁路专用线驶出。列车到达京唐港后,将通过水运直达南通港。这是国铁集团全面推行一单办理铁水联运全程物流业务后,山西开出的首趟集装箱多式联运“一单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