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深中通道首根主缆索股成功架设 伶仃洋上“巨龙”将起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5-17 09:36:07

深中通道首根主缆索股成功架设 陈旭彬 摄

随着索盘的缓缓转动,伶仃洋大桥左幅主缆首根索股由西锚碇出发,历时约6个小时跨越伶仃洋,成功到达大桥东锚碇。广东省交通集团16日称,伶仃洋大桥主缆首根索股顺利架设,标志着大桥全面进入上部构造主体工程建设。

施工现场,身着橘色工服的建设者们将索股的前端拉出,挂在系着大红花的拽拉器上,在卷扬机的拉动下,拽拉器慢慢地向大桥的另一岸移动。索股在工人们“守护”中,从西锚走上米270高的主塔,经过1666米的主桥,再从主塔往下来到东锚,全程6小时,顺利完成架设。

主缆作为大桥的重要受力构件,被称为悬索桥的“脊梁”,主要作用是将整座桥的重量分布到主塔和锚碇上。

深中通道首根主缆索股成功架设 陈旭彬 摄

伶仃洋大桥设计采用主跨1666米的悬索桥结构,共有两条主缆。伶仃洋大桥的每根主缆由199根通长索股组成,单根索股使用127根2060兆帕的高强镀锌铝钢丝,长约3公里、重约90吨,可承担极限拉力高达740吨,是已通车运行的南沙大桥的1.5倍,这也是目前国内强度等级最高的悬索桥主缆钢丝。

“伶仃洋大桥位于珠江出海口海中间,这里风场大、海况环境复杂。风振导致常规卡尺调索方法极难操作、调索空窗期少,同时海况影响测量数据离散大,这两个不利因素叠加在一起,将导致索股架设精度极难控制。”保利长大深中通道S05标副总工吴育剑介绍,通过创新性采用综合工法对索股进行精确调整,确保索股架设精度及进度。

按照施工计划,伶仃洋大桥大桥主缆预计9月底全部架设完成,随即转入后期紧缆、索夹及吊索安装、钢箱梁吊装施工等工作。

相关推荐
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主线贯通

粤港澳大湾区超级工程深中通道主线28日正式贯通,这是其明年通车前最重要的进展。该项目通车后,珠江口东西两岸的深圳市和中山市将进入“半小时生活圈”,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互联互通。

深中通道完成“海底穿针” 深圳和中山在伶仃洋海底实现“牵手”

11日,国家重大工程深中通道海底沉管隧道的最终接头顺利推出。测量结果表明,该接头实现了与E24管节的精准对接,标志着世界最长最宽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正式合龙。至此,分处珠江口东西岸的深圳和中山在伶仃洋海底实现“牵手”。

大湾区核心工程深中通道混凝土箱梁全部预制完成

​8日,随着第155片60米混凝土箱梁预制完成,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工程深中通道混凝土箱梁全部预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