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四川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来源:中国经济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5-19 10:36:33

5月15日,一批出口洁具通过“抵港直装”模式提前完成出口申报,货物运抵四川泸州港后,直接装船沿长江出海。这是四川首票“抵港直装”模式出口的货物。该模式下,出口货物到港后,直接运至泊位装船出海,无需进入港内堆场,较传统模式节省1天至2天。泸州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抵港直装”以及此前推出的“船边直提”等便利化通关模式,提高了进出口货物在港区运转的效率,每个集装箱可节约港区作业时间3小时以上。

为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四川省交通运输、海关、邮政等部门围绕畅通物流通道,连续出台系列政策,加快实施便利措施,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航空运输方面,货机航线、航班、运力持续增加。5月13日,四川省第16条国际全货机定期航线“成都—马德里—圣保罗”国际货运航线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是西南首条连接拉美的货运直航航线。今年以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口岸引进了顺丰西部航空货运枢纽、递四方国际中转中心等货运重大平台项目,新开或加密国际货运航线。

“国际货物航线持续增加,能够填补西南地区跨境电商、外贸企业在货运物流方面的运力缺口,为企业提供洲际航空货运运力支撑,有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海关副关长唐进介绍,今年前4个月,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进出口货运量达6.43万吨,同比增长39.4%,创同期历史新高。

国际邮件也在提速。5月11日,388件境外邮件通过英国直航成都临时邮路,运抵成都国际邮件互换局,在完成消杀静置、海关验核后转运至国内其他省份。成都邮局海关关长刘旭介绍,截至目前,来自英国、法国、西班牙等欧洲直航成都临时邮路运抵成都的进境邮件已有20批次、6841件,涉及全国22个省份。

铁路方面,全国首列采用进境“铁路快通”新模式的中老铁路国际货物列车,日前顺利抵达成都国际铁路港,班列装载的500吨木薯淀粉仅半小时就完成海关手续办理。“原来通过陆运和海运进口木薯粉大概需要1个月左右,中老铁路开通后,运输时间仅为原来的三分之一。”米仓供应链集团总裁孙剑巍说,“铁路快通”模式实施后,中老铁路运输优势进一步凸显,口岸通关及物流时间从2天左右压缩至3小时到5小时。

成都海关有关负责人介绍,海关总署日前出台的促进外贸保稳提质的措施,正在四川加快落地见效。“绿色通道”让新冠疫苗试剂、生产原料、民生物资等重要产品快速通关,“单一窗口”实现企业足不出户办理通关业务,“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模式和“离港确认”扩大试点加快释放红利,对外通道加快拓宽,物流运输加速畅通。

相关推荐
“小产品”“大创新” 读懂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微观密码

一个小小的耳机,可实现多语言同传翻译;一款微型电磁泵,可适用于通水电的家用电器产品;一款轻型吊钩,可以吊起4000倍自重物体……在第138届广交会现场,这些看似微小的产品,正成为解读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密码。

三个关键词,看我国外贸何以量质齐升

三季度是全年承上启下的关键节点,顶压前行的外贸,走势如何颇受关注。海关总署10月1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比前8个月加快0.5个百分点。

新华鲜报丨逆势向上!中国外贸增速逐季加快

10月13日,海关总署新鲜出炉的外贸三季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比前8个月加快0.5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