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萧县马井镇充分发挥地势优势,紧紧围绕“两轴两翼”发展思路,狠抓产业培育,激活村集体“造血”功能,多措并举,实现芦笋种植产业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互促共进。形成以安徽永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芦笋种植辐射带,建成集农业研发、综合开发、生产、加工、销售、仓储、运输,试验、示范、推广、培训、采摘、观光旅游休闲、农家乐于一体的高科技现代化农业基地。
育品种,找出路,“小芦笋”始于微末2016年8月安徽永富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马井镇曲里铺村成立,在确定发展方向的时候经过考察选择了芦笋种植,对于当时的市场来讲,绿芦笋是个“新鲜”的产品,一无市场、二无技术、三无经验,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芦笋举步维艰,在连续一年的探索下于2017年生产的首批大棚芦笋上市初步打开市场。
2017年该镇按照网格化、标准化的原则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在曲里铺村特色农产品芦笋基地,安装机井5眼,铺设道路0.5公里,铺设桥涵5座,安装路灯10盏,杀虫灯10盏,衬砌渠道4.02公里,孵化了现代化农业发展基地的雏形,有效撑起了芦笋基地渡过恶劣天气的“保护伞”,2018年4月马井镇投资392万元,建设占地156亩的温室大棚,马井镇再次对温室大棚基础设施进行规划打造,根据大棚分布建设“十纵十横”加明沟暗渠排水网络,打通了地上地下水流渠道,最大程度上消除了水涝灾害的出现。2018年该县受18号台风“温比亚”影响,8月18日、19日出现连续特大暴雨天气,小时最大雨强123.5毫米,在全县其它区域严重受灾的情况下,马井镇以科学、精准、高效的网格化高标准农田排灌设施建造顺利的帮助芦笋基地渡过了“8.18”水涝灾害。
高标准,新模式,“大产业”发于华枝在完成“十纵十横”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基础上,马井镇围绕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依托高标准农田建设,对重点环节通过内卷式混凝土和沟渠一次成型机进行硬化,为便于芦笋成长引进物联网、水肥一体化技术,通过网络监测,根据土壤情况、芦笋不同时期生长情况,把水分和养分精准的供给给芦笋,有效提高了芦笋的产量和质量。
芦笋基地采用“公司+基地+贫困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采取基地加农户的方式,建立“统一化供种、标准化种植、全程化指导、一体化销售”的菜单式服务,带动周边农户和合作社参与种植芦笋,目前该镇芦笋种植面积已超过2200亩,带动50余户种植大户、28户家庭农场的近千名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人均增收2500余元。广开销路,树立品牌效应。以提升技术和打造品牌“两手抓”为总原则,既要“产的多,又要叫得响”,积极引进优秀芦笋品种进行试种和选品,努力提升芦笋产品的品质,成功注册国家芦笋品牌商标,同时积极响应马井镇“一轴两翼”发展理念,围绕构建反季节绿芦笋种植基地,在搭建832销售平台的基础上打通线上线下销售市场,以延伸芦笋产业链为目标,通过制作芦笋茶、芦笋罐头、芦笋饮料等产品,最大程度发挥了芦笋的附加价值,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杭州等各大城市。(麻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