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海口海关:海南自贸港“样板间”洋浦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5-26 09:20:41

洋浦港增速连续两年在全国百万标箱级海港中排名第一。 骆云飞 摄

海口海关25日介绍,《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发布近两年来,海关优化监管模式,推动落实自贸港早期政策安排,海南自贸港“样板间”洋浦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0年6月3日,《总体方案》出台后第三天,海关总署随即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洋浦保税港区监管办法》。两年来,海关全力推动海南自贸港早期安排政策落地见效,积极为全岛封关运作提供压力测试。

截至2022年4月30日,洋浦“零关税”原辅料报关进口货物554批次,涉及货值5.7亿美元,企业缓缴税款5.1亿元人民币;41家企业获得“零关税”交通工具及游艇享惠资格,进口“零关税”交通工具及游艇39票,免征税款6.8亿元;11家企业获得“零关税”自用生产设备享惠资格,进口“零关税”自用生产设备133票,免征税款1.4亿元。加工增值超30%内销免征关税政策为企业减税降负,截至2022年4月底,累计完成16家企业资质备案,加工增值内销物品累计货值15.3亿元,免征关税1.2亿元。

“我们是首个享受加工增值政策的企业,节约了大约50%的税。”海南澳斯卡国际粮油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慧说,通过加工增值内销免征关税政策,公司每生产1吨产品可以综合节省近300元的成本,按照一个月9万吨的产能,每月可增加约2700万元的利润。

洋浦保税港区率先实施海南自贸港“一线”放开、“二线”管住进出口管理制度。海关介绍,目前区内新落地企业正在陆续投产,逐步适用该政策。截至2022年4月30日,通过公共服务平台进行通关服务备案的企业102家。

制度集成创新是海南自贸港发展的关键。《总体方案》发布以来,洋浦地区海关主动推出19项创新制度,16项已在洋浦落地实施,如“创新不同保税油品同船混装运输”、“出口成品油‘即检即放’检验”等监管模式的制定实施,压缩通关时间50%以上,有效帮助企业进一步扩大出口产能;出区“预检验”以及“分送集报”新模式,切实提升货物出区放行效率。

2021年洋浦内外贸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24.1%,增速连续两年在全国百万标箱级海港中排名第一。今年一季度洋浦口岸监管货值增长71.9%,监管船舶增加18.7%,监管集装箱增加8.7%。今年一季度,儋州货物贸易进出口185.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9.7%。

海关表示,将提前谋划与高水平自贸港相适应的海关监管模式,做好高水平开放压力测试,支持扩大各项政策实施效应。

相关推荐
海南自贸港跨境资金集中运营中心助力企业提升全球资金管理能力

近日,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平安银行合作,成功开展跨境人民币直贷置换外币融资并搭配货币互换(CCS)业务,外汇衍生品交易有效控制汇率波动风险,为公司节省融资成本100万元。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政策“活水”激荡产业新动能——海南自贸港的“洋浦实践”

作为海南自贸港发展的“先行者”和“试验田”,洋浦经济开发区保税港区自设立以来不断释放政策活力、集聚产业动能。近日,“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位于儋州的洋浦保税港区,探寻区域经济持续向新、向上的“发展密码”。

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后 人员货物如何通关?

海口新海港是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建设项目中最大的基础性工程。作为“二线口岸”,它是连接海南自贸港和内地的重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