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通讯:埃及“汉语桥”比赛选手的心声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5-26 10:32:06

新华社开罗5月26日电(记者姚兵)在中国和埃及即将迎来建交66周年纪念日之际,中国驻埃及大使廖力强24日在大使馆会见于日前结束的第21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埃及赛区决赛获奖选手,聆听他们的心声,共叙中埃友谊。

“‘汉语桥’比赛的时光,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它是我生命中一段很重要的时光。在比赛中,我收获了知识和友情,提升了语言能力。”荣获比赛特等奖的开罗大学中文系大四学生阿娅·易卜拉欣·穆罕默德说,“从小我就对中国文化感兴趣,希望进入研究中国文化和历史的广阔世界,现在终于有了实现这个梦想的机会了。同中文的缘分让我拥有了更丰富的精神世界,更广阔的眼界和更好的自己。”

同样来自开罗大学中文系的大四学生阿娅·马格迪·哈桑也获得了特等奖。“刚学中文时,感觉很难,但我当时想不能半途而废。慢慢我发现,中文入门不易,但只要努力,勤学苦练,就会有收获。”哈桑说,希望成为一名教师,让学生对中国和中国文化有更深刻了解,也希望有机会主持一档推广埃中两国文化的节目,为增进埃中友谊贡献自己的力量。

“如果要讲我和学中文的故事,一定少不了中文歌。”获比赛二等奖的苏伊士运河大学中文系大四学生桑德拉·扎卡里娅·加塔斯说,她非常喜欢音乐,上大学前对中文歌曲不太了解,但选择学习中文后,就爱上了中国音乐,“学唱中文歌对我的发音和了解中国文化帮助很大”。她说:“我很庆幸选择中文专业,这是我人生中最好的决定之一。”

“听了大家的发言,我非常感动,也为你们感到骄傲。”廖力强大使说,“几十年风风雨雨,中埃两国始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始终把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中埃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需要两国人民的共同参与和投入,尤其需要年轻人的继承和创新,希望大家为中埃友谊多做贡献。”

相关推荐
守护红海沙漠生态——中电建华东院埃及风电项目的绿色实践

在埃及红海省广袤的干旱荒漠上,由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建的苏伊士湾阿蒙内特500兆瓦风电项目,不仅是“一带一路”全球绿色能源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更凭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友好型施工实践,为干旱区清洁能源项目提供了生态保护样本。

陆海之约·中埃青年国际交流对话会举行

当地时间9月4日,“陆海之约·中埃青年国际交流对话会”在埃及卢克索省立图书馆隆重举行。

“长江遇见尼罗河”文明对话系列活动在开罗举行

“长江遇见尼罗河”文明对话系列活动近日在埃及首都开罗的埃及文明国家博物馆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