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心中有“数”:贵州数字化转型助力实体经济跑出“加速度”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5-27 17:00:13

新华社贵阳5月27日电(记者施钱贵)同等规模的水泥厂需要员工二三百人,而遵义赛德水泥有限公司只需要80人。当实体经济与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相融合,往往能发挥出1加1大于2的效果。

走进位于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的遵义赛德水泥有限公司,干净整洁的厂区到处绿树成荫,初夏的鲜花开放正盛,宛如一个小公园。“以前有人曾说,好男不进水泥厂。”作为子承父业的“水泥二代”,公司生产负责人焦文科从小在水泥厂长大。在他的印象中,过去的水泥厂污染重、粉尘多。

如今,随着新技术的运用,公司不但实现了节能减排降耗,而且实现了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生产。

焦文科介绍,遵义赛德水泥有限公司采用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建设理念,通过大量人工智能、在线监测与控制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原料进厂、生产过程控制、成品出厂无人化、少人化,大大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以原料抓取为例,过去至少需要12个人,现在使用无人化的智能抓斗,可实现自动识别原料、自动抓取原料。”他说,公司很多设备都安装了相应的传感器,可实现设备在线诊断等功能,大大减少了非计划停机。

对公司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相当于再建一座“数字工厂”。打开焦文科手机上的专用App,大到设备保养、设备维修情况,小到每个传感器的数据、厂区某一监控视频,都能够实时查看,使公司管理人员心中有数。

遵义赛德水泥有限公司的案例,是贵州勇于拥抱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推动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的一个缩影。

来自2022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的信息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50个,连接工业设备总数超过7600万台(套),对制造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当前,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据技术,正加速向制造业渗透,工业互联网应用已覆盖40多个国民经济重点行业。

“降低磷矿石杂质近30%,综合节能降耗5%至7%,降低磷石膏预处理成本10%……”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灵运说,由该公司实施的磷化工工业互联网赋能项目,已在贵州磷化集团马场坪生产基地及集团的部分下属企业开展试点应用,解决了贵州磷化工产业面临的一些痛点。

截至目前,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打造的贵州工业互联网平台,累计注册企业近2万户,推动14000余台(套)设备上云。同时,还为近千家贵州省内企业实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及普及应用,成为贵州推进大数据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抓手。

“每个新技术都会带来相应的生产生活方式,用好这些技术,能够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传统产业的变革,支撑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信息技术发展处有关负责人说。

今年4月,贵州印发了《支持工业领域数字化转型的若干政策措施》,通过支持龙头企业打造智能工厂、灯塔工厂,支持工业企业上云用云等政策措施,促进工业领域企业数字化转型。

作为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近年来,贵州数字经济发展迅速。随着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逐渐普及,必将推动贵州实体经济跑出“加速度”。

相关推荐
贵州首次开行至广西北部湾港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

4月15日,一列满载2688吨化肥的铁海联运班列,从贵州贵阳南站编组场内鸣笛启程,驶向广西北部湾港(防城港)。这是贵州地区首次按集装箱整列班列组织开行至广西北部湾港的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

财经聚焦丨各地“新春第一会”释放高质量发展强劲信号

乙巳蛇年开工伊始,多地召开“新春第一会”,聚焦做强实体经济、优化营商环境、推进科技创新等推出硬举措,全面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蓝色·匠心致远系列之三——90后工匠:以“蓝色”匠心延伸数字化转型

当下,数字化转型的春风吹遍各行各业,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让我们跟随肖益行和金灵两位90后工匠,一起探索行业数字化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