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日媒:无人机重塑全球物流业 载货1公斤可飞行50公里

来源:《日本经济新闻》网 责任编辑:陈聪 2022-05-30 17:26:11

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27日报道,物流无人机的商用化取得进展。初创企业美国Zipline公司的无人机在非洲等地飞行30万次以上,完成药品配送等工作,并于今年4月进驻日本。美国谷歌母公司“字母表”旗下的翼航空公司开始在美国得克萨斯州配送健康食品和冰淇淋。像这些公司一样,在新兴市场国家积累经验、积蓄力量,之后把商业版图扩大到美国和日本的事例颇多。

Zipline负责人介绍说:“每4分钟就在全球某个地方使用无人机送货。”在5年时间里,该公司无人机配送货物的次数达到30万次左右。

摄影用无人机以螺旋桨类型为主,而Zipline使用的是固定翼无人机。该公司2016年在非洲卢旺达开始面向医疗领域提供服务,在限制较少的新兴市场国家积累经验,并向发达国家拓展业务。

Zipline和合作伙伴沃尔玛公司已开始在美国阿肯色州使用无人机送货。顾客通过智能手机应用程序订购商品后,无人机会将商品送到其家中。顾客可以通过应用程序确认位置等信息。

该公司4月进军日本,开始在长崎县的五岛列岛配送医药用品。合作伙伴丰田通商株式会社的子公司负责无人机运行工作。

翼航空公司4月宣布,开始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达拉斯提供送货服务。最初会为数万户居民配送健康食品、宠物用品、冰淇淋等。

该公司强调说:“这将是美国首个使用无人机送货的城市圈。”到目前为止,翼航空公司已在澳大利亚和芬兰累计配送20万次以上。

作为弥补人手短缺的手段,无人机配送备受期待,但城市里的飞行区域受到较多限制,这阻碍了无人机公司建立业务模式。

美国企业领先一步的原因之一是,它们在限制较少、物流基础设施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积极实践。它们通过坚持反复尝试积累起经验,从而提高运营效率,降低成本。

据商业研究公司预测,送货无人机的市场规模到2026年将达到37亿美元,为2021年的3倍。虽然螺旋桨型无人机在拍摄和观测方面具有优势,但具有机翼的无人机载货量约为1公斤,一次可飞行50公里,是前者飞行距离的4倍以上,因而作为物流“最后一公里”的解决方案而备受期待。

在美国,亚马逊公司一直在推进无人机配送业务,但很难说其已步入商用化轨道。从事无人机运营业务的日本Terra无人机公司首席运营官关铁平指出:“也有从一开始就以美国为中心的企业运作不太顺利的例子。”

日本三菱综合研究所新一代技术小组的一名研究员说,无人机“电池寿命短,每次飞行的成本较高”。据估算,普通无人机飞行一次,仅电池方面就需要花费几千日元(1日元约合0.008美元)。与费用仅为几百日元的人工配送相比,无人机配送的往往主要是高附加值产品。

另外,为了防止无人机飞行时发生碰撞或坠落事故,还需要建立包含无人机位置和三维精确地图信息在内的飞行管理系统。

在欧洲,无人机在紧急性高、单价昂贵的医疗配送领域日渐得到充分应用。瑞士国营邮政公司瑞士邮政与美国无人机制造商马特尼特无人机公司合作,在瑞士南部卢加诺市让邮递无人机定期往返于两家医院之间,运送血液等检测样品。从2017年起,这种邮递无人机的飞行次数已超过2000次。此前,靠汽车需要45分钟才能完成的工作,用无人机只需花费几分钟,邮递无人机对快递员配送工作起到补充作用。

在中国,大型电子商务平台正在探索在物流基地之间充分利用无人机。这些平台研发的大型无人机载重从几百公斤到1吨不等,续航距离达到几百公里,能降低物流成本。


相关推荐
古巴深化对华合作助力交通系统发展

第三届古巴国际运输与物流博览会于4月1日至3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举行,吸引多家中国企业参展,为古巴交通系统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会外看会|这些高水平对外开放,必将集中释放政策红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完善跨境寄递物流体系,加强海外仓建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推动签署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升级协定……高水平开放的政策红利集中释放,群众如何看?

江西49条硬举措力降物流成本 为企业减负纾困

现代物流是经济的“经脉”。《江西省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重点任务清单》已于日前印发。2月7日,“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助力江西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在南昌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