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宿州埇桥区:深度融入长三角 构建优质农产品集聚区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5-31 15:20:09

近年来,安徽宿州市埇桥区积极依托资源禀赋、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加强与长三角地区合作和交流,培育做强主导产业产业链、招引一批大项目,建设一批优质基地。

围绕基地建设,加强顶层设计。根据省“158”行动计划和市“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方案”的部署和要求,根据全区实际情况,区政府制定印发了《埇桥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方案》,提出了到2025年,打造优质小麦、符离集烧鸡2大主导产业全产业链,建设8个以上长三角基地,面向长三角市场销售额超过100亿元。

围绕结构调整,建设绿色生产基地。一是突出稳产保供。加强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建设,提高粮食持续生产能力。2021年,全区粮食种植面积461.9万亩,比去年增加8.51万亩,总产量预计超过200万吨。落实生猪养殖贷款贴息、供地等优惠政策,落地牧原养殖、江苏立华等一批生猪养殖项目,龙翔养殖场完成猪场改扩建。目前全区有生猪养殖场300多家(5个部级标准化示范场、6个省级、18个市级),年出栏生猪132.88万头;家禽存栏786.535万羽,出栏2095万羽。二是突出种植结构调整。围绕农产品加工企业和特色产业,按照“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统筹项目,集中突破。整合优质专用小麦生产项目、补短板农业综合财力补助、全程社会化服务等项目,以整建制村推进的模式,在35个粮食主产村打造了30万亩优质订单专用小麦生产基地,辐射建设了116万亩优质粮食基地;在埇北大力发展优质高蛋白大豆种植,2021年区优质高蛋白大豆面积50多万亩。三是突出发展特色产业。结合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大力发展优质果蔬种植,全区果蔬播种面积60万亩以上,总产量150万吨,打造了大营葡萄、八张蔬菜、天葡山庄葡萄、金源农业葡萄等优质绿色果蔬基地。目前,区果蔬50%以上销往长三角地区,金源农业葡萄近9成销往江苏无锡。

围绕健全产业链,打造农产品加工基地。优质小麦全产业链依托皖神面制品、安特食品、金海面粉、雪鸽面粉、尚品萱食品等国家、省级加工企业,开展订单优质小麦生产,发展订单小麦面积100多万亩,培育了28家规模以上加工企业,加工产值达79.1亿元(其中超亿元18家,皖神15.4亿元、安特9.7亿元),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烧鸡产业链依托徽香源食品、刘老二烧鸡等省市级龙头企业,开展麻鸡保种育种,新品牌引进推广,建设了158家规模肉禽养殖场和362家蛋禽养殖场,出栏1812.55万羽,培育了8家规模以上烧鸡加工企业,2020年实现产值8.38亿元,烧鸡全产业链产值超过20亿元。

埇桥区积极承接长三角项目转移,加强招商引资,招引了忆十七8000头生猪养殖项目、江苏立华20万头仔猪项目等一批大项目,建设了一批优质农产品基地。草源牧业、徽香源烧鸡联合体2个优质长三角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通过省农业农村厅认定,皖神面制品、皖豆香豆制品2个基地列入省创建名单。

围绕培育农业品牌,推动绿色农业发展。积极实施“质量兴农、品牌强农”的战略,以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为重点,从源头上控制农业投入品使用,认定“三品一标”81家。培育了“符离集烧鸡”“红树湾地板”2个中国驰名商标和“符离集烧鸡”“王枣子”“王枣子茶”“夹沟香稻米”4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商标及“皖豆香”“金安特”等7个马德里注册商标。在区承办的第七届中国大豆研讨会上,被授予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和中国豆制品业用优质大豆基地的称号,扩大埇桥区大豆影响力。培育了“符离集烧鸡”“红树湾地板”2个中国驰名商标和“符离集烧鸡”“王枣子”“王枣子茶”“夹沟香稻米”4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商标和“皖豆香”“金安特”等7个马德里注册商标。徽香源、百年传奇等一批农业企业与百草味、三只松鼠等多家全国知名企业建立稳定合作关系。(陈超)

相关推荐
安徽宿州埇桥区:从“皖北车间”到“世界农田” 埇桥“灌溉卫士”力拓国际市场

宿州市埇桥区政府常态化走访外贸企业,鼓励老企业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竞争力,指导新增实绩企业用足用好各项政策举措。

安徽宿州埇桥区曹村镇:文艺汇演倡新风 移风易俗润民心

近日,一场移风易俗主题文艺演出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曹村镇小山口村文化广场精彩上演。

安徽宿州埇桥区:雕琢非遗之美 传递劳动精神

李正奎以泥为媒,以刀为笔,在方寸之间精雕细琢,勾勒出乡土中国的质朴温度与厚重深度,为非遗传承与创新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