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提升“治理精度”,传递“民生温度”——浙江推动数字化改革一线见闻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6-07 14:56:07

新华社杭州6月7日电(记者朱涵、黄筱)烟雨朦胧的西湖别有一番意境,碧波荡漾的运河古镇人气升温,“武林夜市”170余个摊位焕然一新、开张迎客……在刚刚过去的端午小长假,杭州接待外地游客约195万人次,客流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市场回暖提速。

“市场的复苏,离不开精准化的疫情防控措施和相关消费政策的促进。”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赵弘中说,依托数字化疫情防控手段,基层干部心里更有“数”。

不仅是在疫情防控领域,在浙江,数字化改革瞄准基层难点和痛点,推动多个领域流程再造、制度重构、整体优化,成为提升治理能力、奔向美好生活的“关键一招”。

杭州市临安区近日迎来强降雨,在临安区应急管理局的地质灾害精细化管理系统大屏上,全区情况一目了然:535处实时雨量、760余套物联网检测设备集成数据,可实时对风险进行预警。

“早些年,一下大雨就要敲锣打鼓地通知村民撤离,撤哪些地区、到哪里去、撤多少人很多时候要靠经验。现在以数据为依据,防台防汛的决策更科学精准。”临安区应急管理局减灾科科长顾丰说,一旦发现风险,连通所有部门、纵贯区镇村的应急处置数字流程就会立即启动。

“滴!”手机一点,面临资金短缺困境的小微企业负责人刘长征通过湖州市吴兴区推出的“小个贷”应用,收到了银行发放的50万元贷款。以数字化应用为切入口,吴兴区整合政府多个部门的数字资源,强化政银企对接,化解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的贷款难题。“这真是一场‘及时雨’。有了这笔钱,我就能补上采购经费继续经营了。”刘长征说。

自2021年2月浙江启动实施数字化改革以来,包括“疫情防控精密智控”“公平在线”“外卖在线”等100多个应用上线运行。看似解决某一领域问题的应用,其实“牵一发而动全身”,在撬动体制机制变革、重塑政府服务流程的同时,进一步回应基层所盼、民心所向。

今年3月以来,“疫情防控精密智控”应用在实战中,支撑了21.6万名工作人员在线协同作战,辅助2000多个“三区”划定和36.4万名密接、次密接人员的管控。

服务民生的“关键小事”,是治理能力提升的重要体现。随着数字化改革推进,一份美好生活的“需求响应清单”不断扩容。

“入学一件事”“轻微物损交通事故‘一键报警’”“宠物犬证服务”等50件民生“关键小事”实现“省心办、快速办、无感办”,传递的是“民生温度”。截至目前,浙里民生“关键小事”智能速办应用日均访问量已达82.1万人次,平均节约时间66.3%。

不久前,进一步推进公共服务普及普惠的“浙里基本公共服务”应用上线,包括育婴、教育、就业、医疗等11大类的公共服务形成需求清单,用户点点手机就能“政策直达、服务直享”。

“浙江正在加快研究形成‘15分钟公共服务匹配度指数’。”浙江省委社建委专职副主任孙哲君说,数字化改革将进一步为优化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供科学支撑。

相关推荐
浙江开通首条直达中亚货运航线

7月2日凌晨,随着航班号C6622的波音767全货机从杭州萧山国际机场起飞,杭州—塔什干全货机航线正式开通。这是浙江省首条直达中亚地区的货运航线,也是杭州空港口岸今年新开通的第二条全货机航线。

首日3200余家企业报名抢驻 全球数贸中心抢出“义乌信心”

“六区市场就是未来,之前我已经买了这里的写字楼,今天要给儿子‘抢’一个全球数贸中心的大商铺。”6月29日上午,义乌力天玩具创始人陈美君早早守候在全球数贸中心招商咨询处,打算入手玩具商铺,“以后儿子就在这里做年轻人追捧的潮玩和二次元生意,把力天玩具的传统优势进行升级,在新时代延续下去”。她的规划,映射出义乌商户代际传承与创新转型的清晰路径。

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成立

6月28日,浙江国际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在舟山市正式揭牌,标志着原浙江国际油气交易中心完成了省内大宗商品现货交易资源整合,实现从单一油气品种向更多品类的大宗商品跨越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