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全球连线 | 增就业、育人才、授技术——中企助推印尼镍产业升级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6-07 17:26:06

新华社雅加达6月7日电 在位于印尼东南苏拉维西省的德龙工业园肯达里基地,32岁的鲁利·达马迪已是一名老员工。除了见证基地从一片沼泽发展到年产数百万吨镍铁的工业园之外,达马迪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XxjinmC007005_20220606_CBMFN0A002.jpg

5月19日在印度尼西亚东南苏拉维西省拍摄的德龙工业园肯达里基地(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在园区工作五年来,我和妻子还有三个孩子从简易木板房搬进了公寓,从上下班与同事‘拼车’,到买了一辆属于自己的新摩托车,”已是基地生产科副科长的达马迪说,“公司还安排我去中国培训,学习先进冶炼技术,我也学了一些中文。”

达马迪的故事是德龙工业园三万多名印尼员工经历的缩影。从带动就业到培养人才并传授技术,中国大型镍铁生产企业的投资给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据印尼德龙工业园总经理周渊介绍,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与中国一重集团合作投资60亿元人民币的年产60万吨镍铁冶炼项目,以及与厦门象屿集团合作投资140亿元人民币的年产250万吨镍铁不锈钢一体化冶炼项目,已分别于2017年和2020年在肯达里基地正式投产。基地已被纳入中印尼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库及印尼国家战略项目。

XxjinmC007005_20220606_CBMFN0A003.jpg

这是5月18日在印度尼西亚东南苏拉维西省德龙工业园肯达里基地拍摄的OSS炼钢厂。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距离园区12公里的德龙专用肯达里散货码头年吞吐量已超过5000万吨。码头近海停泊着几十艘大小船只,一片繁忙景象。起重机将园区生产的镍铁块和不锈钢钢坯搬运到停靠的货轮上,再运往其他国家加工成各种不锈钢终端产品。据统计,2021年德龙工业园肯达里基地在印尼纳税超30亿元人民币。

目前,德龙工业园印尼本地员工占总员工数超八成。为提高本地工人技能水平,培养镍产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获得印尼教育部门批准的德龙理工学院已于2021年5月开始招生授课。

“我们学会操作很多新工具和新设备,还掌握了先进的焊接技术。学院有免费中文课,我希望争取去中国培训的机会。”负责生产设备维护的员工拉久·马利姆说。

一座工业园的发展能给一个地区带来直观的改变。自从2015年破土动工以来,德龙园区帮助当地修建公路总长15公里、桥梁20座。在园区周边的莫罗西镇普鲁伊村,宽敞的水泥路两旁竖起不少中文招牌,商铺主要顾客是园区工人。

XxjinmC007005_20220606_CBMFN0A004.jpg

5月18日,在印度尼西亚东南苏拉维西省德龙工业园肯达里基地,员工在发电厂中控室工作。新华社记者徐钦摄

普鲁伊村村长马哈迪告诉记者,村里大部分村民做着与园区有关的工作,特别是这两年,疫情影响经济,但园区帮助村民渡过了难关,村民心存感激。

从最初只能出口红土镍矿原料,不具备工业化生产加工能力,到成为全球镍铁和不锈钢生产大国,印尼近年来的镍产业工业化升级离不开中企大型投资项目的助推。正是这些中企,为印尼以其丰富的镍矿资源深度参与全球不锈钢和新能源产业链提供了机会。

印尼总统佐科2021年年底参加德龙工业园区莫罗瓦利项目投产典礼时表示,感谢中国企业在印尼建设镍铁冶炼厂,帮助印尼显著提高了产品附加值,不但给当地带来数以万计的就业岗位,还对印尼税收和创汇作出巨大贡献。

“园区今年镍铁和不锈钢钢坯产量预计将翻一倍,围绕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产业也做了相应规划。”周渊表示,中印尼两国未来在镍矿加工产业深度合作的潜力巨大。(记者:余谦梁、汪奥娜、郑世波、孙磊、古鲁、瓦扬;剪辑:孙磊、淡然;编辑:马骁、唐志强)

新华社国际部制作

新华社国际传播融合平台出品

相关推荐
印尼投资与下游化部:中国继续保持印尼外资主要来源国地位

印尼投资与下游化部日前公布最新数据显示,中国投资者2025年上半年对印尼投资达36亿美元,其中在印尼政府重点发展的工业下游化领域,来自中国的投资占比达到约12%。

“滇西小哥”圈粉印尼前总统梅加瓦蒂

7月中旬,应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邀请,梅加瓦蒂来华参加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并顺访云南。其间,梅加瓦蒂与她关注并喜欢了很久的博主“滇西小哥”进行了温暖的“粉丝”见面,共同烹制了铜瓢牛肉、炒竹笋、牛皮炸片等云南菜肴。

能源绿色转型 中印尼合作新亮点

近年来,中企积极参与印尼清洁能源开发,承建多个重大项目。能源绿色转型成为中印尼合作新亮点,不仅为印尼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能,也为两国合作带来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