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稳居全国前十 解码合肥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密码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6-10 13:10:27

日前,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全色光显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有条不紊地组装激光显示设备。该公司生产的激光显示设备在“雪如意”投射出1000平方米的“雪屏幕”,在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场大放异彩,这个默默无闻潜心科研的公司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4年前,以中国科大教授团队领衔牵头的激光显示企业扎根合肥,与合肥开始了一段“不解之缘”。从只有技术缺乏资金的初创企业,到如今连续两年营收增长翻番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团队带头人、全色光显董事长许立新看来,企业快速发展和选择合肥高新区这片科技创新沃土与优质营商环境不可分割:“我们深刻感受到高新区为企业做出的实实在在帮助。”

航拍镜头下的合肥高新区,生机勃发的活力新城。

营商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投资。1991年设区以来,合肥高新区管委会精心“浇灌”园区每一株“树苗”。31年来,建区面积从当初的2.2平方公里到如今179平方公里,38家企业增至目前近6万家,在全国169家国家级高新区排名中,连续多年稳居前十。

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合肥高新区持续发力营商环境改革,让发展更具活力和韧性的生动体现。

查摆问题 攻“难点”通“堵点”

看不到问题才是最大问题。合肥高新区坚持问题导向、树立问题意识,奔着问题去、迎着问题改,优化营商环境才能有大进步。

2月26日,高新区辖区很多企业早早汇集管委会办公大楼。当天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负责同志带队组成11个助企服务工作组,会同20个主要部门,上百名干部职工进行现场办公会,当场为400多家辖区企业排忧解难。

高新区管委会开展的“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首场活动,当天收集700余个问题。

问发展、找问题、开良方,会议室里暖意融融。这是合肥高新区开启“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的首场活动。活动当天收集700余个问题。对于能解决的问题,现场解决;现场无法解决的,先跟企业解释,随后成立专班跟进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个性化问题,就先让企业解解气。

“‘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只是开端。”合肥高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方向民表示,管委会领导带头“划片包保”,走进企业、深入企业,了解企业诉求。后续还将常态化开展走访、约谈、会见、座谈等活动,就发现问题的“强喙利目”,同时积极利用“链通高新”线上对接平台,收集企业诉求,帮助企业纾困解难。

对于企业反映最多的政策资金、人才用工、项目建设、企业上市、市场拓展等方面问题,高新区通过加快“个十百千万”重点企业培育,助力企业快速成长壮大,形成长期、全面、系统的为企服务工作机制。

靠前服务 当好服务企业“店小二”

“我自己打的第三针是智飞的重组蛋白新冠疫苗。”4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透露,他打的第三针是位于合肥高新区的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联合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蛋白疫苗,该疫苗于2022年3月1日成为首个获批的国产重组新冠病毒蛋白疫苗。

同疫情赛跑,高效研发生产新冠疫苗,这背后深藏着一个暖心的故事。

安徽智飞龙科马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副总裁蒋攀介绍,为了满足国内外新冠疫苗大规模接种需要,2020年8月,公司将原部分疫苗生产线改建为新冠疫苗生产线,但由于工期紧张,项目环评审批正常流程要2至3个月时间,在高新区生态环境局的帮助下,从申报到获批仅用了一天。

想企业之所想,纾企业之所困。高效的政务服务,换来企业良性发展。合肥城市云数据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晓洁感同身受。

“合肥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和合肥专利代办处当天就帮我们完成了知识产权质押登记,贷款下来了,项目也能顺利推进了。”4月11日,合肥城市云数据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晓洁兴奋不已。

近日,合肥城市云数据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11项核心发明专利为质押物,从银行获得2.05亿元授信,该公司二期项目得以顺利推进。在办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过程中,合肥专利代办处开辟绿色通道,当日即为企业完成质押登记,推动银行快速放款。

“知识产权是企业的无形资产,把它变成‘真金白银’才能更好地发挥价值。对于符合条件的企业,我们第一时间帮助企业快速、便捷获取资金。”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知识产权科科长曹梦云说。

为了破解企业融资难题,合肥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服务,通过政策引导、业务培训、搭建平台、靶向服务等措施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让“知产”变“资产”。

服务企业靠前“一小步”,企业发展“一大步”。高新区通过让企业少跑路、少操心,安心落户经营,获得企业的高度好评。

“硬核”改革 提升服务企业效率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高效解决企业难题,能力一流的专业“服务队伍”建设必不可少。日前,合肥高新区召开“助企服务搭平台、合作共赢促发展”对接会,建立区内“项目-企业”对接渠道,并搭建平台,这是继高新区成立“项目推进服务专班”、推进“拿地即开工”走向常态化的又一创新举措,为的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谋的是推动园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合肥高新区召开“助企服务搭平台、合作共赢促发展”对接会,建立“项目-企业”对接渠道,并搭建平台。

为解决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操心事”“烦心事”,合肥高新区搭建“项目—企业”对接平台,成立“项目推进服务专班”,组建专业化服务队伍,破解企业从拿地到开工阶段的各类难题,实现项目建设合法合规快速推进。2021年7月15日合肥光微光电项目半天之内实现“四证齐发”,施工现场也同时开工建设,成为合肥市首个“拿地即开工”的工业项目。当年9月10日,“羲禾航空”项目同样实现 “四证齐发”,标志着高新区工业项目“拿地即开工”进入常态化运行新阶段。

“截至目前,现场推进145个项目,51个项目已开工。提供专业咨询1223次,陪同办理审批536次,一次性办结率98%,平均为项目节约45天。”合肥高新区管委会项目推进服务专班工作人员陈光介绍。

企业对接专班后不免感叹“相见恨晚”,也为高新区专班模式的前瞻性、科学性、先进性叫好,为高新区着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创新举措点赞。

“项目推进服务专班”只是高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缩影。

高新区率先开展企业登记“一次不跑”,标志着高新区首开全国企业登记“一次不跑”先河;率先推行容缺办理服务机制,“容缺收件”模式更属全国首创;率先开展“证照分离”改革,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率先实行个体工商户简易登记工作改革,在全省范围内发出首张实行简易登记的个体工商户执照;率先开通G60科创走廊长三角“一网通办”区级窗口,是G60这条科创高速公路的通道口首次下沉至区级。

多项改革措施与高新区其他创业创新政策形成叠加效应,实现了激发活力、增强动力、释放潜力的积极效果。

潜心筑巢 务实举措“接档上映”

营商环境到底哪里好、哪里不好,不能“跟着感觉走”。

2019年,合肥高新区制定优化营商环境三年领跑计划,会同第三方机构开展营商环境专项调研,编制合肥高新区营商环境指数报告,力争到2022年进入长三角园区营商环境第一梯队,成为全国高新区创新优化营商环境的引领者。

2020年得分89.04分,增长2.43%;2021年,90.60分,这一得分介于满意和特别满意之间,较去年增长1.75%,满意度迈上新台阶。

2022年报告指出,高新区政务服务、法治人文及创新创业环境得分高于平均分,对外开放、生活配套及要素成本环境得分相对较低,但较以往均有提升,这表明该区营商环境得到了全面提升和系统升级,但仍存在提升空间。

补短板,让助企惠企成果更实;强弱项,让助企惠企成色更足。方向民表示,下一步将加快引入长三角高端要素和重大项目,依托欧美同学会长三角海创中心、中德国际创新园、侨梦苑等开放平台,补齐开放平台不足的短板。

针对生活配套和要素成本环境等方面的不足,高新区积极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办学品质。完善高端医疗资源均衡配置,畅通医疗服务保障绿色通道。同时,落实“领航”企业家培育计划,加强土地集约供给,推动土地资源要素向高端产业和优质企业聚集,全面提升园区整体业态。

方向民表示,合肥高新区将以营商环境“领跑计划”为抓手,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深化“放管服”改革,同时优化园区产业布局,改善生活配套环境,提升生态宜居水平。

合肥高新区蜀西湖板块生态环境优美、生活配套完善,越来越多的高新人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到完善的商业、文化、体育配套设施。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说的算。华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CEO黄汪说:“华米科技是在高新区土生土长发展起来的,在企业最困难时,高新区一系列的资金方面支持,让华米科技迎来了机遇,并迅速扩大。华米科技的成长,离不开高新区的支持。”

厚植沃土万木兴。如今走进合肥高新区,处处可见园区产业蓬勃发展,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创新创业热潮涌动。通过出真招、见实效,持续推进营商环境不断优化,让每一位“扎根”高新区的企业不仅感到“宾至如归”,更感到“宾至胜归”。(黄娜娜   孟一凡   朱晓桐)

相关推荐
打造产业新地标 中科卫星空天信息产业基地在合肥高新区正式开园

4月21日,中科卫星空天信息产业基地在合肥高新区举行开园活动。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中国经济“一季报”让世界投下更多“信任票”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速普遍高于市场预期,践行高质量发展的中国交出一份亮眼的“一季报”。

专访|科技创新推动中国高质量发展——访马来西亚区域策略研究所主席李健聪

马来西亚国会议员、区域策略研究所主席李健聪近日在首都吉隆坡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科技创新氛围浓厚、科创企业发展迅速,促进产业提质升级,科技创新成为中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