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数字技术将“重现”敦煌藏经洞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6-16 10:10:40

新华社兰州6月16日电(记者张玉洁)在数字技术的支持下,敦煌藏经洞及其出土的约六万件文物将“重现”在人们面前。

6月15日,敦煌研究院与腾讯互动娱乐合作成立“文化遗产数字创意技术联合实验室”,共同探寻文化遗产展示的新技术、新模式。“数字藏经洞”是实验室的首批项目之一。

1900年,敦煌藏经洞石破天惊。在不足7平方米的洞窟中,出土了4世纪至11世纪的约六万件文物。有“国际显学”之称的敦煌学,就是以这些用汉文、藏文、吐蕃文等文字写成的佛经典籍和社会文书为重要研究资料。

实验室将以数字孪生技术为手段,以1:1的比例还原敦煌藏经洞,同时让已流失海外或进入博物馆的文献在洞窟中“重现”。敦煌研究院收藏的001号文献《归义军衙府酒破历》将是最先“重现”的内容。

“我们希望将藏经洞文献与其中的历史故事结合,让用户能够走进文化场景之中,与历史人物互动。”腾讯新文创研究院执行院长李航说。

据介绍,双方还在共同打造莫高窟官方虚拟形象“伽瑶”。这一取材敦煌壁画形象“迦陵频伽”的虚拟人,能够与人们互动,还会跳敦煌舞。此外,双方将在文物数字化领域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新动能。学术优势与技术优势的结合,能更好地推出满足社会文化需求的创意作品。”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说。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所长俞天秀说,数字技术能够打破时空界限,让人们了解敦煌。“莫高窟每年最多接待游客200余万人,但在互联网上,这些内容瞬间能产生上千万的浏览量,对增强文化自信很有意义。”

相关推荐
华为与墨地方政府启动数字技术合作二期项目保护美洲豹

中国华为公司、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及墨西哥政府部门与智库等9日共同宣布,启动“Tech4Nature”墨西哥二期数字技术合作项目,进一步保护墨东南部地区美洲豹等稀缺物种,探索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新华全媒+·中国之城丨甘肃敦煌:丝路古城文韵长

近年来,敦煌市不断挖掘厚重历史文化内涵,以建设国际文化旅游名城为目标,持续加大对莫高窟、玉门关、悬泉置遗址等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在鸣沙山月牙泉、雅丹、阳关等景区升级智慧旅游体验,通过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等平台不断推动敦煌文化对外交流,在全球范围内打造敦煌文化IP,厚植城市历史底蕴和文化品位,做好文旅深度融合文章。

南昌大学承办的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一带一路’国家数字技术专题培训班”圆满结业

11月17日上午,南昌大学受商务部委托承办的2024年援外培训项目“‘一带一路’国家数字技术专题培训班”圆满结业,南昌大学副校长涂宗财、江西省商务厅相关负责人出席结业仪式并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