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均效益”评价工作是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以来,安徽阜南县通过这项工作建立资源配置与利用效率挂钩机制,从而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打造提质升级绿色协调的经济生态。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倒逼,推动土地、用能、排放等要素向优质企业集聚。
质量效益乃发展的首位,开展“亩均效益”评价工作对阜南意义重大。在长期的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一方面,阜南县工业经济发展迅猛,规模总量日益壮大,综合实力明显增强,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当前阜南工业粗放型发展模式尚未根本转变,用地、用能、排放等资源要素错配低配问题依然存在,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推行“亩均效益”评价工作,建立健全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机制,配套实行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可以有效地将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结合起来,形成更加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让各类资源要素得到更加高效的配置,促进全县工业加快提质扩量增效升级、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政府通过实施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可以加强对不同类别企业的精准化指导、管理和服务,形成强有力的绩效杠杆,引导企业科学合理利用资源要素;进一步激发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压力和动力,更加注重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更多地向改造升级、技术进步、科学管理、商业模式要效益,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当前,阜南县受到新一轮疫情和市场双重影响,不少工业企业产能不足、投资减弱、出口受限,生产经营出现较大困难,工业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暴露无遗。深化“亩均效益”评价工作,就是倡导“亩均论英雄”,树立优胜劣汰的鲜明导向,促进创新强、亩产高、效益好、质量优的工业企业加快发展,为建设“工业强县”提供坚实基础。
按照省、市要求,到2022年6月中旬,全面实现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综合评价;2023年底前,完成对全部工业企业的分类综合评价。企业评价的结果关键在运用、核心在落实差别化政策。阜南将强化评价结果的运用,真正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的分类评价机制,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县亩均办将履职尽责、扎实工作,确保评价工作高质量推进。同时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作用,大力宣传各地“亩均效益”评价工作的好经验、好做法,用典型经验说服企业家、投资者参与,动员各级各有关部门做好配合,真正建立以质量和效益为导向的分类评价机制,推动阜南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朱亮 张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