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广阔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6-23 10:27:03

新华丝路德国慕尼黑6月23日电(记者何丽丽、王平平)2022年国际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博览会正在慕尼黑举行。各国参展商普遍认为,由于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和持续的技术创新,汽车、电子和机械行业对机器人的需求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工业机器人发展前景广阔。

据总部位于德国法兰克福的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日前发布的初步统计数据,2021年全球交付的工业机器人比以往任何年份都多,机器人行业正在全球蓬勃发展。

统计显示,去年全球机器人销售量创下48.68万台的新纪录,比前一年增长27%。其中亚洲和澳洲的增长幅度最大,达到33%,共计35.45万台。美洲增长了27%,为 4.94万台。欧洲增长了15%,为7.8万台。

在国际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博览会现场,记者采访了英国德曼机器人公司(TM robotics)执行董事尼格尔·施密斯(Nigel Smith)。他表示:“目前亚洲市场,尤其是中国市场对于日本芝浦机械集团(Shibaura machine)非常重要,芝浦在上海设有制造工厂,生产THL系列的小型低成本 SCARA 机器人。”

他说:“作为日本芝浦机械集团的合作伙伴,德曼机器人公司通过大量销售产品以满足中国制造业客户的需求。这对芝浦机械集团和客户来说,都有巨大好处,能够提供客户本地支持、本地服务和本地制造科学。我们希望未来随着中国制造科学与日本芝浦机械技术的不断发展,继续保持这种发展势头。”

德国伊斯拉视觉系统(ISRA vision)公司客户经理比约恩·阿斯穆斯(Bjoern Asmus)认为,伊斯拉在中国开设有分公司,中国市场对伊斯拉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有发展空间的市场。即便是受到疫情影响,伊斯拉仍对未来中国市场的业绩预期充满信心。

当谈及未来机器人的发展趋势时,博世力士乐(Bosch Rexroth)销售与工程内部物流和机器人技术主管沃尔克·哈特曼(Volker Hartmann)认为,工业和物流领域的用户目前很难为简单的任务(例如拣货)找到员工。这增加了对轻型机器人的需求。然而,机器人技术和具有成本效益的传感器技术的相互作用,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例如用于图像处理的算法——也至关重要。例如,博世力士乐的智能捡货(Smart Item Picking)与人工智能一起协作,该解决方案可在没有模型的情况下,理论上可识别无限数量的形状,相应地调整夹具运动方向,并独立接管路径规划。这意味着以前的手动拣选站可以经济地实现自动化。

其他发展趋势还包括无需防护罩直接与人类一起工作的协作机器人,以及将这些协作机器人与自动移动机器人 (AMR) 等移动驾驶系统相结合。用户可以灵活地部署它们,而无需在生产过程的不同点进行工程设计。

韩国机器人制造商斗山(Doosan)公司总经理金大英(Dayoung Kim)表示,机器人将成为人类生活必不可缺的一部分,斗山认为这就是机器人产业的未来。未来,机器人发展的前景巨大,可为人类提供更多的解决方案。

日本川崎机器人公司(Kawasaki)的相关市场负责人塞尔吉奥·德·阿尔梅达(Sergio de Almeida)称,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将保持积极的势头,机器人的软件设施也将更加完善,机器人可让普通人的生活更加轻松。

奥地利施特万(Stiwa)公司区域经理米歇尔·迈塞尔(Michael Meisel)表示,机器人的发展前景是巨大的,机器人制造商和客户越来越关注机器人的续航能力和性能,因为未来机器人的工作任务更为复杂和沉重,所以我们需要有更好的道路,更快的机器人,这是未来机器人的意义所在。

在疫情蔓延全球的背景下,参展商们认为机器人产业发展的重要挑战包括供应链瓶颈。

博世力士乐(Bosch Rexroth)销售与工程内部物流和机器人技术主管沃尔克·哈特曼(Volker Hartmann)表示,鉴于材料短缺和市场的高需求量,供应链的稳定性是目前机器人产业最大的挑战之一。得益于博世力士乐的国际生产网络和长期建立的本地供应链,公司的机器人生产管理目前处于稳定状态。确保供应链安全将继续成为2022年以后整个行业的主要关注点和挑战。

尼格尔·施密斯表示,全球供应链瓶颈是大部分制造商都面临的问题。目前对所有公司来说是一个挑战。因此,每个人都必须尽其所能,努力确保客户在正确的时间收到满意的产品。

爱普生(Epson)欧洲地区的高级产品经理迈赫迪·萨利希(Mehdi Salihy)说,对于整个机器人行业来说,供应链是显而易见的困难之一。此外,现在也较难找到合适的开发工程师。

2022年慕尼黑国际机器人及自动化技术博览会21日在德国慕尼黑开幕,本次展会将持续至24日。

相关推荐
响应政策号召 开普勒机器人携手上汽通用开拓工业应用新场景

近日,上海开普勒机器人有限公司与上汽通用汽车携手开展多轮实景实训,全方位测试旗下通用人形机器人先行者K2“大黄蜂”在工业领域的实际落地能力及全球领先的续航与负载能力,并同步发布了实测视频。

一“专”多能,人形机器人开启未来生活无限可能

从工业制造到生活服务,每一款机器人都凝聚着智慧与匠心。曾经只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钢铁伙伴”,正迈着坚实的步伐走进现实生活,它带来的不仅是科技的变革,更是生活方式的重塑。

合肥设立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

记者从3月30日召开的2025中国(合肥)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大会上获悉,合肥市设立100亿元未来产业基金,三年内投入20亿元建设公共服务平台体系,每年再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补贴智能机器人企业研发成本,全面推动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