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穿越长江的超大管廊累计输送电量突破600亿千瓦时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6-23 15:40:34

22日,苏通GIL管廊工程安全运行满1000天,累计输送电量超过600亿千瓦时。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供图

22日,苏通GIL管廊工程安全运行满1000天,累计输送电量超过600亿千瓦时,为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苏通GIL管廊工程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输电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起于长江南岸苏州,止于北岸南通,于2016年8月开工建设,2019年9月正式投运,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长的特高压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工程。

据了解,该工程开创性采用“紧凑型特高压GIL+大直径长距离水下隧道”穿越长江,代表了特高压输电研发、电工装备制造、深水隧道施工等领域的国际领先水平。据统计,投运以来,该工程已安全输送电量突破600亿千瓦时,相当于折合标准煤1800万吨,二氧化碳4480万吨,对于优化能源配置、保障电力供应、防治大气污染、拉动经济增长等具有显著意义。

苏通GIL管廊工程是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输电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供图

与电缆和架空线路输电方式相比,GIL管廊具有传输容量大、运行可靠性高、节省占地、维护成本低等显著优点。为保障夏季用电高峰时期的GIL设备稳定运行,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每年都需要对GIL设备进行“全身体检”。

“整个管廊内共充有约800吨六氟化硫气体,有36000多个检测点,我们需要用超声局放带电检测仪定期对每一个点进行检测,并细致比对分析数据。”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超高压分公司苏通GIL管廊站站长戴晨榕说。

“由于受不同区段水文地质的影响,管廊会不断调整‘身姿’,处于动态平衡中,但其运行中产生的形变应力会影响内部GIL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戴晨榕介绍,苏通GIL管廊站运维人员使用隧道结构多功能扫描仪定期检测管廊隧道是否出现外扩、沉降、错台等隐患,其精准识别功能可360度扫描隧道本体,生成高精度图像,识别出小于0.3毫米的裂缝。

为了更好地保障苏通GIL管廊工程安全健康运行,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组织了一支平均年龄30岁左右的运检精英团队,加快推进“GIL智慧管廊平台”建设,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特高压设备精益化管理水平,为保障长三角地区安全稳定用电提供坚强保障。

相关推荐
共建省际毗邻区协同发展带

近年来,皖苏浙毗邻地区按照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求,区域合作进入了“一体化”“高质量”的“快车道”,以顶山—汊河、浦口—南谯、江宁—博望为先导的“3+N”的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记中法艺术家与学者的一场对话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当地时间18日,在法国巴黎中国文化中心开幕的一场展览上,来自中国和法国的艺术家、学者结合亲身经历,与法国文艺界嘉宾分享了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

长江安庆段发现野生江豚群

长江安徽段是江豚在长江干流最重要的栖息地之一,安徽已建立安庆、铜陵2个江豚自然保护区和2个迁地保护水域,江豚数量约为260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