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小麦全社会收购量同比增长近八成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6-24 14:46:13

新华社合肥6月24日电(记者姜刚)记者23日从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了解到,当前安徽省夏粮收购平稳有序,截至6月22日,小麦全社会收购量397.3万吨,同比增加176.1万吨、增长79.6%;其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收购149.6万吨,同比增加89.4万吨,增长148.5%。

据安徽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曹越方介绍,今年,国家继续在安徽等小麦产区实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最低收购价每百斤115元,比去年上涨2元。新麦开秤以来,市场价格一直远高于最低收购价格,没有启动预案,以市场化收购为主。当前全省夏粮收购平稳有序,呈现质量好、价格高、市场活、进度快等特点。

“新麦质量较好。”曹越方说,根据安徽省粮油产品质量监督检测站提供数据,今年从全省15个市67个县(市、区)共采集小麦样品1683份,小麦容重的平均值为802g/L,三等及以上(容重大于或等于750g/L)占97.4%,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今年新麦价格高开,目前价格趋稳。6月22日,安徽省三等标准品新麦市场价格在每斤1.48元至1.55元,全省平均价格每斤1.52元,与去年同期相比,每斤平均增加0.32元左右。

此外,市场主体活跃,也是安徽省夏粮收购的一大特点。记者采访了解到,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入市收购,省内面粉加工、粮食贸易等企业踊跃采购新麦,省外大型粮企纷纷在小麦主产区设点收购,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主动与粮食加工、贸易、储备企业合作,开展市场化收购,呈现购销两旺的局面。

相关推荐
一“专”多能,人形机器人开启未来生活无限可能

从工业制造到生活服务,每一款机器人都凝聚着智慧与匠心。曾经只在科幻电影中出现的“钢铁伙伴”,正迈着坚实的步伐走进现实生活,它带来的不仅是科技的变革,更是生活方式的重塑。

安徽省5个产品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公告,对90个产品予以地理标志产品认定并实施保护,安徽省黄里笆斗杏、合肥龙虾、广德黄金芽、沙沟西瓜、六郎河蟹等5个产品上榜。

安徽货物贸易进出口实现“开门红” 多项排名位居中部地区首位

4月17日下午,从安徽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一季度,安徽货物贸易进出口实现“开门红”, 多项排名位居中部地区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