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激活文化贸易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6-27 14:39:51

新华社上海6月27日电(记者何欣荣、杨有宗)从文物艺术品交易到数字文创,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发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功能,持续做大做强文化贸易和文化产业。今年1月到5月完成逾1800件文物艺术品的进出境操作,总货值超过30亿元。

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是国内最早探索艺术品交易和文化贸易的区域之一。作为保税区文化板块的运营主体,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胡环中表示,通过不断深化艺术品贸易便利化措施,2013年至今自贸区的艺术品进出境货值累计已超700亿元,其中2021年艺术品进出境货值超过175亿元,成为新的历史高点。“疫情期间,留守保税仓库的操作人员在文物部门远程指导下,完成400余件总价值7700余万美元的文物的线上查验,使它们在疫情期间,仍能被送到拍卖行、艺术机构和藏家手中。”

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一站式服务,吸引了不少文化艺术品企业落户。近日,苏富比拍卖行在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设立苏富比(上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明确将中国区总部落户上海。苏富比高级董事钱进说,落户自贸区后苏富比将创造更多机会,让国内藏家和艺术品爱好者不出国门便能接触到海内外一流的艺术收藏品。

“落户自贸区后,我们将与上海自贸区文投公司开展更为深入的合作,促进上海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发展。同时以上海为中心,形成长三角地区的业务联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总裁胡妍妍说。

除了文物艺术品交易,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还不断开拓文化产业“新空间”。今年3月份上海自贸区文投公司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发行“中国最早的交响乐唱片”,5月份分别与上海博物馆及故宫文具合作发行相关数字文创藏品,通过新的数字技术,让传统文化资源以更年轻鲜活的方式呈现出来。

相关推荐
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激发开放活力

10年来,天津自贸试验区秉承“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理念,累计实施686项制度创新举措,49项经验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215项制度创新成果在京津冀地区复制推广。

专家共议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如何更好互联互通

由新华通讯社与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共同主办的“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与互联互通”研讨会上,来自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各界专家、企业高管对中国-东盟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提出中国-东盟在技术创新、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领域有巨大的合作潜力,双方应携手共建超大规模市场,共享发展红利。

上海自贸试验区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先行先试取得积极成效

试点一年多来,80条试点措施已基本落地,开展了一批引领性、标志性制度创新,形成了一批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为我国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提供了“自贸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