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北京推出准入服务“便企十条”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7-11 16:27:26

为全力助推首都市场主体复工复产,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推出登记注册便利化“十条举措”,为市场主体复工复产、持续发展注能蓄力。

7月9日,记者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了解到,该局充分发挥市场监管职能,印发了《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创新准入服务助力市场主体发展工作的通知》(京市监发〔2022〕79号),再发复工复产政策红包。

据介绍,聚焦关键环节,北京推动不含行政区划名称自主申报,打通高效准入第一关。申请人在申报企业名称时,可直接通过网上服务系统自行选择、自主申报不含行政区划名称的企业名称。2022年1月至5月,北京市不含行政区划企业名称共计申报4660件,占全国申报总量的24.34%。

北京探索住所标准化登记试点,精简登记注册材料。依托“e窗通”平台,通过“标准化地址申报+信用承诺制”的登记服务模式,利用区块链技术自动比对地址生成区块链证书,代替住所(经营场所)相关文件,简化登记申请材料,实现了“申请便利、资源透明、监管有效”。

北京拓展“一网通办”业务范围,打造全流程无介质极速登记体验。将“一网通办”业务范围拓展至变更、备案、注销等全部主要业务类别,同时创新“e窗通”身份认证和业务确认方式,电子签名后不需加盖公章、不需缴回纸质营业执照,由登记机关公告作废,真正实现“不用章、不缴照”全流程无纸化办理。

北京在个性化服务方面再出新招。创设“1(集中办理)+N(联办叠加)”办理模式,便利连锁企业可集中登记。结合登记业务实际,针对连锁企业批量办理需求,登记注册机关为连锁企业的开办提供线上线下集中办理登记服务。一方面,支持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批量选择确认电子申报材料,实现“线上一次身份认证,批量办理登记业务”。另一方面,依托政务服务中心综合窗口,为有需求的连锁企业开辟线下绿色通道,批量办理登记。

在“集中办理”的基础上,北京支持有条件的区域提供“证照联办”“一业一证”等叠加办服务,实现营业执照和高频许可事项“一窗提交,一次申请,同步领取”,此项举措在精简申请材料的同时可以极大地缩短证照办理时长。

在全国率先试点特色经营活动自主公示,北京实现经营范围规范化和企业宣传个性化的有机结合。将科技、文化、餐饮服务、食品生产等行业纳入首批试点范围,市场主体可自行在“e窗通”服务平台“自主公示”专栏,点选经营范围规范条目项下的特色经营活动,点选内容将通过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网向社会公众公示。此项举措有利于企业推广自己的特色服务、宣传品牌特色、展示企业个性化产品。

北京还优化“一照多址”网上办理方式,“一照多址”“码”上查。依托技术赋能,优化“一照多址”网上办理方式,企业可通过“e窗通”平台向登记机关申请增加、变更和减少经营场所,领取加载“一照多址”二维码的营业执照,企业和社会公众可通过扫码查看“一照多址”信息,不需频繁更换营业执照。

北京的“小执照”化身大平台。一方面,优化电子营业执照领取方式,支持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可通过线上或线下方式批量领取电子营业执照。另一方面,持续拓展电子营业执照查询展示等集成服务功能,将特种设备使用证等八类电子许可信息归集到电子营业执照名下,实现电子证照联动展示。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表示,下一步,将逐步推进把“一照多址”和名称变更等更多市场主体信息关联至电子营业执照,企业可通过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程序查看相关信息内容,提高市场主体信息透明度。

相关推荐
北京自贸区五年实现多个全国首创

7月3日,北京“两区”建设五周年自贸试验区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本市各区聚焦营商环境提升,在产业集聚、平台建设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实现多个“全国首创”“全市首创”,为首都高质量发展与国家高水平开放持续注入新动力。

北京开行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

6月30日,北京首趟跨里海中欧班列从位于房山区的北京西南金港物流基地发出。104个标准集装箱搭载着货重2300多吨、价值1500多万元的汽车配件、机械设备、书籍等出口产品,驶向阿塞拜疆首都巴库。

北京优化入境旅游服务 激发“中国游”活力

登上长城,欣赏雄伟壮丽的景色;沿北京中轴线漫步,感受悠久的中华文明;徜徉于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领略夜间城市魅力……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70余位旅行商近日齐聚北京,在48小时“发现北京之旅”中深度感受“中国游”的蓬勃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