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聚力谋发展 中煤矿建上半年三项主要经营指标预计创历史同时期最好水平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7-12 10:08:36

今年以来,中煤矿建集团坚持稳中求进、承压奋进,重点工作平稳有序开展。上半年预计实现营业收入、利润、新中标金额、资金回收同比分别增长10.14%、10.33%、53.6%、8.2%,其中营业收入、资金回收和新中标金额三项主要经营指标预计创历史同时期最好水平,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经济运行总体呈上行态势。

聚力抓市场,市场布局和产业结构不断优化。集团坚持国内与海外并进、传统与新兴并举,不断做实区域经营,矿建核心主业市场稳中提质,新兴业务稳步拓展,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升。矿建板块上半年承揽任务同比增长38.4%,核心主业更加巩固。土建板块上半年承揽任务同比增长77.4%,产值规模实现了做大做优。新兴业务板块上半年先后承揽智慧城市、智慧产业园、水系治理等项目9项,不断培育市场新优势。上半年来,7户子分公司实现了全年市场开发任务“过半”,2户子分公司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任务。

聚力促改革,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积极成效。集团围绕年初制定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完善了中煤三建法人治理体系,中煤三建总部基地建设完成了选址及初步方案设计,延伸环保、水利板块产业链,完成安徽金联地矿股权并购,成功设立20亿元矿建典盈基金、10亿元合肥改革发展壹号股权投资基金,组建完成2条TBM机械化作业线,各项工作有序推进。截至目前,国企改革三年行动的27项改革任务已完成26项。期间,部分子分公司机关人员实行全部起立、竞聘上岗,取得良好成效。

聚力优管理,施工生产平稳有序。集团全面加强项目全周期管理,聚焦项目策划、实施的全过程,全面提升施工水平。严抓项目策划,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备案率100%。持续推进项目进度预警管理和重点项目调度管理,重难点项目进展顺利,生产组织得到有效提升。积极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防高坠”“一次成巷”两个专项行动,持续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完成创建7个省部级和4个市级安全文明工地,品牌形象持续向好,安全质量实现整体可控。集团实施的“大型施工装备智能化升级及数字化改造项目”获安徽省国资委国有资本收益专项资金支持;开源路桥公司成功入围国务院科改示范企业名单;组建完成高水平机械化作业线7条并投入使用,科技赋能成效进一步显现。

聚力提质量,经济运行质量持续提升。集团通过将项目亏损作为扣分项纳入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编制亏损项目动态管理台账阅读动态调整等措施,不断加大亏损项目治理力度。成立了供应链公司,制定钢材、锚杆、网片、输送带等集采清单,不断加强市场合作,优化供应结构,持续推进物资集中采购与供应,节约了采购成本。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持续改善集团有息负债结构。获批国开行4000万美元贷授信,利率低至3.28%,创集团贷款利率新低;成功发行2022年度第一期超短融,票面利率、发行倍数均创历史最好成绩;发起设立30亿规模基金,实现权益融资10亿元,稳定了集团资产负债率,集团的融资结构得到优化。

聚力强党建,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集团认真贯彻省委和省国资委党委“一改两为”会议精神,研究制定集团党委《关于进一步改作风、办实事、优环境举措二十条》,靶向八个方面问题,制定二十条举措,明确“七个严禁”,推动集团党员干部锤炼更加严实的作风。集团党委发布了“建瓴”党建品牌,详细阐释党建品牌体系和“153”工作法,不断提升集团党建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深入推进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集团不断压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压紧压实“两个责任”,认真做好审计问责事项,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对责任人进行问责处理;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全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氛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纪律保障。

下半年,集团将在省国资委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扎实开展“提质扩量增效”专项行动,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面推进48项年度重点任务,确保完成全年各项工作目标,奋力夺取高质量发展新胜利。(崔奇)

相关推荐
中煤矿建集团:向“新”而行开启智能化建井新篇章

作为国内唯一一家同时拥有钻井、冻结“两大特殊工法”的企业,中煤矿建集团始终牢记初心使命,一直致力于钻井技术的研发应用,攻克了一系列关键性技术难题,着力推动煤炭建设行业蓬勃发展,为我国能源安全提供坚强保障。

片仔癀上半年业绩快报发布 稳健经营彰显龙头底色

7月24日晚,片仔癀披露2024年半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56.5亿元,同比增长11.99%;归母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增长11.61%;扣非净利润17.51亿元,同比增长11.03%;基本每股收益2.85元/股,同比增长11.76%。

中煤矿建集团: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高质量发展

2023年,中煤矿建集团定战略、调结构、抓作风,各项工作逐步走向良性发展轨道。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品牌形象日益提升,技术能力不断突破,研发投入强度、净资产收益率、营业现金比率、全员劳动生产率实现稳步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