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全国旅游业迎来快速复苏 “红色旅游”成为度假新常态

来源:央视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7-12 16:00:29

央视网消息:通信行程卡取消“星号”标记至今已一周多,全国的旅游业迎来快速复苏,各大景点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接待游客量也达到今年以来的高峰。

在云南大理古城,近期游客量明显回升,停车位到了一位难求的地步,当地的旅游从业者们对这些变化的感受尤为明显。

云南省大理古城景区某民宿经营者:感觉久违了吧,因为终于见到人气了。

云南省大理古城景区某饭店经营者 张先生:疫情严重的时候,人都没有,一天就四五桌,现在基本上到饭点就满座了。

7月的甘肃敦煌烈日炎炎,但难挡出游热情。在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前,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打破了年初疫情时的沉寂。

游客 娄小姐:我这次来觉得特别震撼。壁画上的飞天,我想到现在神舟(飞船)的发射。

通信行程卡摘星的消息发布后,携程平台上多个热门旅游目的地的搜索量增长超过300%;在马蜂窝平台上,甘肃、新疆、云南、贵州等长线旅游目的地搜索量上涨明显,其中敦煌莫高窟搜索热度上涨733%,新疆自驾相关搜索热度上涨550%。

携程集团公共事务部总监 陈理楠:瞬间就激起了消费者搜索和旅游的愿望。整个暑期,跨省游的订单量环比可能会增长将近超过200%。也是增加了旅游行业的信心。

“红色旅游”成为7月旅游市场大热门

除了传统的自然景区,红色旅游景区成了7月旅游市场里的大热门。在青海原子城,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这里记录了“两弹一星”的研制历程,讲述着科学家爱国奉献的感人事迹。

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的一周内,“红色旅游”搜索热度攀升300%。此外,今年上半年预订“红色旅游”产品出游的用户中,年龄在35岁以下的用户占比超过70%,其中,亲子家庭占比接近40%,“红色旅游”已成为众多年轻人、亲子家庭出游度假的新常态。

相关推荐
坦桑尼亚挖掘旅游业发展潜力

坦桑尼亚拥有众多壮美的自然景观,国土面积约1/3是国家公园及各类保护区。生活着300多万只大型哺乳动物的塞伦盖蒂国家公园连续6年荣膺“非洲最佳国家公园”称号,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保护监测中心誉为“世界现存最大的动物迁徙地”。

第44届哥伦比亚旅游博览会在波哥大开幕

当地时间26日,第44届哥伦比亚旅游博览会在首都波哥大开幕。

2024年迪拜迎82.4万中国游客 “欢迎中国”收效显著

迪拜经济和旅游部(DET)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迪拜共迎来1872万国际过夜游客,同比增长9%,创下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