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将于7月17日至19日在浙江青田举行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7-13 11:33:47

新华社北京7月13日电(记者胡璐、于文静)为了推动遗产地之间开展多样化自主互动,支持构建机制化的交流平台,共同提升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能力和水平,我国将于7月17日至19日在浙江省青田县举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

这是记者12日在农业农村部就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有关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了解到的。

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介绍说,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具有重要历史人文价值、对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有重要借鉴意义的传统农业系统。中方倡议举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希望倡导搭建多边合作的交流平台,进一步提升国际社会对农业文化遗产的认知和保护意识,同时推动各方就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利用、传播和传承达成共识,并丰富乡村振兴的要义内涵,促进互鉴农耕文明的传播传承。

据了解,本次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以“保护共同农业遗产,促进全面乡村振兴”为主题,邀请有关国家、区域、国际组织、学界等,探讨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与粮食系统韧性、乡村可持续发展、农民生计改善等重要议题。

大会举办地青田地处浙南山区,面对“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地理条件,创造了“以鱼肥田、以稻养鱼、鱼粮共存”的稻鱼生态系统。

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王宗明表示,大会将突出传播传承农业文化遗产、反映农业文化遗产保护成果,精心组织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农产品展示、青田稻鱼共生系统博物馆展等活动,以图片、视频、实物以及民族表演等形式,展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新成果。

相关推荐
300余名中外专家在京共商数字遗产保护与发展

从北京中轴线数字文化遗产展示共享应用,到三星堆博物馆数字文旅互动体验……16日,在北京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的展厅内,来自各地的数字遗产最佳实践案例的海报展示吸引了许多观众观看。

推动“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保护的数字力量

智慧博物馆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最新信息技术,提供“人、物、数字空间”三者之间的双向多元信息交互通道,实现透彻感知、泛在互联、智慧融合,并具有自主学习、迭代提升能力的博物馆新业态。

第十二届中意创新合作周在北京开幕

第十二届中意创新合作周于11月28日在北京首钢园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