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业内看好中国经济发展 建议妥善应对世界经济新变化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07-20 15:53:05

新华丝路北京7月20日电(记者韩婕)“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未来中国将始终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国际社会携手合作,推动共建,开放世界经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隆国强,日前在宏观形势论坛(2022年夏季年会)上表示。

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不确定的背景下,国务院参事朱光耀认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保持经济的稳定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朱光耀表示,“我们一定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方针,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疫情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把稳经济大盘各项政策落实到位,坚持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更大力度地推进改革开放,巩固经济恢复的基础,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努力实现争取今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国常会33条”为代表的金融稳定政策加速落地,中国金融总量稳定增长,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强。央行数据显示,上半年中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3.68万亿元,同比多增9192亿元;上半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2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3.58万亿元,同比多增6329亿元。

考虑中国外贸韧性仍在,巨丰投资首席经济学家邱晓华则认为,“只要世界经济不出现严重的衰退,中国的外贸可保持平稳增长。”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高培勇也表示,“中国经济发展长期稳定向好的基本面和大趋势不仅由经济层面决定,更要从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国情的广阔视野中去深入挖掘,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去寻找源头活水。对于中国经济下半年以及未来一个时期的表现,应抱有充分的信心。”

对于接下来中国要如何发展,业内建议,我国需主动作为,妥善应对世界经济新变化带来的挑战。隆国强表示,当下中国应妥善应对世界经济新变化带来的挑战,准确把握国际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需主动作为,力争育新机开新局。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建议,中国不仅要搞好宏观政策和投资,更要认真重塑我们的改革机制,尤其是要重修“政府与市场经济学”。对于经济方面改革抓手何在,李稻葵表示,就是要调动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市场经济应该是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富裕的本质就是让社会各个阶层在参与市场经济的活动中得到应有的、符合自己期望的回报。”李稻葵强调,首先是将企业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尤其是民营企业家。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建议,中国企业应顺应大局、顺应大趋势、服从大格局,在发展中创造价值;深化企业改革、打破桎梏、转变体制、谋划未来,通过改革提升公司价值;而守法诚信行为规范、信息透明是企业的社会价值所在。

宏观形势论坛(2022年夏季年会)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巨丰金融研究院联合承办,北京巨丰金控科技有限公司、一克纳米(新经济学家)、GF60(绿色金融60人论坛)协办。

相关推荐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外资眼中“确定性的绿洲”——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十

商务部数据显示,3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2%。与此同时,一季度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2603家,同比增长4.3%。外资机构如何看待中国经济前景?如何进一步布局中国市场?新华社记者近日深入多地,调研外资企业在华投资发展现状。

中国成为全球贸易“稳定之锚”

在全球贸易面临美国政府滥施关税带来巨大混乱和高度不确定性的当下,这些来自中国的好消息给世界带来了信心与希望。

新华时评丨从两大展会火爆看中国经济的动力活力

美国挥舞关税“大棒”扰乱全球经贸秩序之际,中国举办的消博会和广交会参展品牌和企业数量却创历史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