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声势卓然壮大。
南宁市平稳基金成立以来,着力应对各类复杂债务问题、积极保障各方利益,获得多家金融机构支持,形成同向发力稳民生的良性发展趋势。
自2023年11月1日新疆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积极履行金融小组牵头职责,统筹推进自贸区金融政策落地,金融支持新疆自贸区建设成效初显。
以“信任和信心——共商金融开放合作 共享经济稳定发展”为主题的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18日在京开幕。围绕年会主题,与会嘉宾深入交流、凝聚共识。
作为2024年东盟轮值主席国,老挝经济复苏的表现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分析人士指出,面对高通胀、信用评级下降以及外汇储备缩水等经济挑战,老挝财政部和央行已密集出台一系列措施稳经济。
近日,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高新分行“‘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科创企业背后的金融力量”案例入选2024安徽省科技金融十大优秀范例。
8月30日,“金融活水 聚力向实”成都交子金融沙龙在成都天府国际基金小镇举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党委委员、院长助理、《清华金融评论》执行主编张伟以“理顺体制机制:深化地方金改,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过去二十年,中非之间的金融联系得到了极大加强。与此同时,随着贸易关系的不断发展,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使用不断推进,非洲各国政府也开始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熊猫债券”。
7月30日,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联合上合示范区管委举办“金融赋能 合作共赢”——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合行专场活动,聚焦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培育民营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金融新生态。
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商务和金融协同 更大力度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5方面11条措施。受访人士表示,《意见》有助于吸引更多高质量外资来华投资并为外贸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保驾护航,在促融资、防风险、优服务等关键环节,金融机构赋能跨境贸易和投资大有可为。
今年以来邮储银行新疆分行加大对清洁能源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仅今年前4个月,该行已对新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抽水蓄能等30多个清洁能源项目完成超过百亿元的授信,绿色信贷余额达到80.4亿元,绿色信贷占比12.65%。
蚂蚁数科与越南IT巨头企业FPT Software17日正式签订合作备忘,双方将基于本地市场技术协同、行业拓展、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俄罗斯央行29日说,将对不友好国家非居民从经纪人和信托经理账户向境外转账的限制再延长6个月。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区域经济和政策合作,实现共建国家的快速发展。虽然学者们密切关注其对共建国家经济增长和能源环境的影响,但很少有研究关注中国金融发展对共建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一项研究表明,中国金融发展显著推进了共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中国人民银行2月26日召开会议,贯彻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关于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总体部署,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成都近年来立足西部,面向东亚、东南亚和南亚,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深入推进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进入新征程。
2月3日,由中国工商银行云南省分行、国际金融论坛、云南广播电视台联合举办的金融赋能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论坛在昆明举行。
近年来,四川成都特色金融改革创新纵深推进,金融机构锚定发展绿色金融、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服务乡村振兴,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扩大政策、渠道、科技、资金、产品等优势,积极构建特色金融产业体系,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岁末年初,新华社记者在一线调研采访中观察到,我国金融业正加快创增量、优结构的步伐,持续推进业务创新,不断发力提升实体经济服务质效,助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显示 586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