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金融委员会6月18日对外发布《关于支持加快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意见》后,一系列金融政策举措渐次落地,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能级持续提升。
本文分析了地缘政治变革与技术创新之间日益演变的关系,以及它们对未来全球金融资产和体系的综合影响。
金融管理部门为何如此关注跨境支付?又将在哪些方面贡献“中国智慧”?从2025陆家嘴论坛上释放的诸多信号中,或能找寻到答案。
外贸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今年以来,面对外部冲击,浙江外贸企业反应迅速,以多元化布局、内销转型和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探寻破局之道。
6月13日下午,海淀区在五棵松万达广场成功举办2025年“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集中宣传日活动。
在5月28日举行的2025海丝港口合作论坛·金融赋能与港城融合分论坛上,来自金融及港航领域的嘉宾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如何以金融与港航的创新融合,加速行业转型升级、更好应对变局。
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集合体,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声势卓然壮大。
南宁市平稳基金成立以来,着力应对各类复杂债务问题、积极保障各方利益,获得多家金融机构支持,形成同向发力稳民生的良性发展趋势。
自2023年11月1日新疆自贸试验区设立以来,中国人民银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积极履行金融小组牵头职责,统筹推进自贸区金融政策落地,金融支持新疆自贸区建设成效初显。
以“信任和信心——共商金融开放合作 共享经济稳定发展”为主题的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18日在京开幕。围绕年会主题,与会嘉宾深入交流、凝聚共识。
作为2024年东盟轮值主席国,老挝经济复苏的表现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分析人士指出,面对高通胀、信用评级下降以及外汇储备缩水等经济挑战,老挝财政部和央行已密集出台一系列措施稳经济。
近日,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高新分行“‘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科创企业背后的金融力量”案例入选2024安徽省科技金融十大优秀范例。
8月30日,“金融活水 聚力向实”成都交子金融沙龙在成都天府国际基金小镇举行。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党委委员、院长助理、《清华金融评论》执行主编张伟以“理顺体制机制:深化地方金改,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表主旨演讲。
过去二十年,中非之间的金融联系得到了极大加强。与此同时,随着贸易关系的不断发展,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使用不断推进,非洲各国政府也开始发行以人民币计价的“熊猫债券”。
7月30日,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联合上合示范区管委举办“金融赋能 合作共赢”——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上合行专场活动,聚焦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培育民营经济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的金融新生态。
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商务和金融协同 更大力度支持跨境贸易和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5方面11条措施。受访人士表示,《意见》有助于吸引更多高质量外资来华投资并为外贸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保驾护航,在促融资、防风险、优服务等关键环节,金融机构赋能跨境贸易和投资大有可为。
今年以来邮储银行新疆分行加大对清洁能源项目的金融支持力度,仅今年前4个月,该行已对新疆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抽水蓄能等30多个清洁能源项目完成超过百亿元的授信,绿色信贷余额达到80.4亿元,绿色信贷占比12.65%。
蚂蚁数科与越南IT巨头企业FPT Software17日正式签订合作备忘,双方将基于本地市场技术协同、行业拓展、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深入合作。
俄罗斯央行29日说,将对不友好国家非居民从经纪人和信托经理账户向境外转账的限制再延长6个月。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旨在加强区域经济和政策合作,实现共建国家的快速发展。虽然学者们密切关注其对共建国家经济增长和能源环境的影响,但很少有研究关注中国金融发展对共建国家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影响。一项研究表明,中国金融发展显著推进了共建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显示 592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中欧班列东通道满洲里铁路口岸累计通行量突破30000列
2025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开幕
第十五届中俄文化大集开幕
2025汽车新质生产力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