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山西综改示范区五年蓄势 引擎作用凸显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邵非 2022-07-21 11:21:19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于2017年挂牌成立,截至2022年6月底,该区市场主体总数达47730户。 郭芯利 摄

“平均每天新办涉税市场主体超18户。”20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税务局(下称“山西综改示范区税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该区新办涉税市场主体3306户,市场主体倍增跑出“加速度”。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下称“山西综改示范区”)于2017年挂牌成立,担负着为山西转型综改先行先试、探路领跑的重任。经过5年发展,形成“一核两翼”(中部核心区和潇河、阳曲南北两翼)发展格局。

据山西综改示范区管委会数据,截至2022年6月底,该区市场主体总数达47730户;拥有7户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21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4户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47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目前,山西综改示范区电子信息、合成生物、新能源及现代服务业4个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及高端装备、半导体等一批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正加速成型,市场主体活力持续释放。税务部门数据显示,扣除留抵退税因素还原后,该区今年上半年税收收入同比增长30.16%。

今年以来,经济发展承压,面对疫情反复及多变的经济环境,山西综改示范区持续加大对市场主体支持力度,确保退税减税等政策落到实处。今年上半年,该区税务部门累计办理留抵退税逾53亿元。

山西华仕低碳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家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企业,入驻于山西综改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该公司财务工作人员郝婷说,“近400万元的留抵退税,为公司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持。”

“将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推进组合式税费优惠政策落实落地,助力市场主体倍增、活跃、多元,支持创业创新。”山西综改示范区税务局负责人表示。

当前,山西综改示范区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国家重大产业战略,融入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产业聚集区,围绕龙头企业,谋划链条项目,打造产业集群。

建成全国最大的碳化硅衬底材料基地,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山西省千亿级产业新标杆……山西综改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7年421亿元增长到2021年861.5亿元,其产业链条加速集聚,对汾河中游地区产业转型、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带动,逐渐成势见效,引擎作用凸显。

相关推荐
全球连线|非洲七国学员山西研习针灸推拿 共促中医海外传播

7月30日至8月19日,“非洲法语国家针灸及推拿技术临床应用培训班”在山西太原举办,来自几内亚、多哥、吉布提、布基纳法索、喀麦隆、贝宁、突尼斯7个国家的31名学员参加了为期21天的培训。

国家外汇管理局山西省分局:强化金融外汇支持 助力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国家外汇管理局山西省分局(以下简称“山西省分局”)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强化金融外汇政策供给,优化跨境金融管理服务,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2025年1-5月,山西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跨境收支规模达79.2亿美元,在全省跨境收支总额中占比提升至51%

跨越2500公里 汾酒在天山脚下种出“品质粮心”

对于清香型代表汾酒而言,大麦是制作优质大曲的主要原料。此次汾酒“第一车间”选定的全国优质大麦小麦之乡新疆奇台县,正是汾酒制曲的专用大麦制种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