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山西综改示范区五年蓄势 引擎作用凸显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邵非 2022-07-21 11:21:19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于2017年挂牌成立,截至2022年6月底,该区市场主体总数达47730户。 郭芯利 摄

“平均每天新办涉税市场主体超18户。”20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税务局(下称“山西综改示范区税务局”)获悉,今年上半年,该区新办涉税市场主体3306户,市场主体倍增跑出“加速度”。

山西转型综合改革示范区(下称“山西综改示范区”)于2017年挂牌成立,担负着为山西转型综改先行先试、探路领跑的重任。经过5年发展,形成“一核两翼”(中部核心区和潇河、阳曲南北两翼)发展格局。

据山西综改示范区管委会数据,截至2022年6月底,该区市场主体总数达47730户;拥有7户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21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4户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47户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目前,山西综改示范区电子信息、合成生物、新能源及现代服务业4个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及高端装备、半导体等一批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正加速成型,市场主体活力持续释放。税务部门数据显示,扣除留抵退税因素还原后,该区今年上半年税收收入同比增长30.16%。

今年以来,经济发展承压,面对疫情反复及多变的经济环境,山西综改示范区持续加大对市场主体支持力度,确保退税减税等政策落到实处。今年上半年,该区税务部门累计办理留抵退税逾53亿元。

山西华仕低碳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是一家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企业,入驻于山西综改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该公司财务工作人员郝婷说,“近400万元的留抵退税,为公司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持。”

“将进一步优化税收营商环境,推进组合式税费优惠政策落实落地,助力市场主体倍增、活跃、多元,支持创业创新。”山西综改示范区税务局负责人表示。

当前,山西综改示范区主动对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国家重大产业战略,融入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重点产业聚集区,围绕龙头企业,谋划链条项目,打造产业集群。

建成全国最大的碳化硅衬底材料基地,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山西省千亿级产业新标杆……山西综改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由2017年421亿元增长到2021年861.5亿元,其产业链条加速集聚,对汾河中游地区产业转型、城市建设等方面的带动,逐渐成势见效,引擎作用凸显。

相关推荐
逛非遗大集、赏民俗特色、品地方美食——山西石楼推出10条“五一”小众旅游精品线路

五一假期,山西省石楼县深挖当地文旅资源,围绕崖头、柏卜湾、黄河奇湾、留村伟人路居、东征纪念馆、郝家大院、永由村等区域景点,推出十条小众旅游精品线路,融合历史遗迹、自然风光、非遗文化与乡村艺术,满足游客“短途深游”与“沉浸体验”的出游需求。

三个场景,直击山西与全球南方金融家的“亲密接触”

离开山西汾酒时,法国重塑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主席马克·于藏与工作人员分享了合照;走进中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日昇昌票号、观看《又见平遥》演出,瑞士外国记者协会副主席彼得·肯尼频频举起相机;在青花汾酒之夜以及普惠金融与新能源产业化发展路径选择论坛上,山西企业家则是一次次发出合作共赢的邀请函。

山西:铁水联运深度融合取得新进展

3月19日,一列满载100箱2700吨乙二醇的集装箱货物列车从国铁太原局大同铁路物流中心岢岚铁路专用线驶出。列车到达京唐港后,将通过水运直达南通港。这是国铁集团全面推行一单办理铁水联运全程物流业务后,山西开出的首趟集装箱多式联运“一单制”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