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蚌埠:“老字号”让助餐服务更有味道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8-02 13:31:30

“老板,来份瓦块鱼、宫保鸡丁、炒白干、红烧花菜。”“老板好,今天还是老规矩,搁你这儿吃。”……7月26日中午,尽管外面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安徽蚌埠市中平街的“老字号”喜福楼老年助餐点却热闹非凡,前来打饭用餐的老年人络绎不绝。

64岁的金保魁是家住中平社区的退休职工,自从饭店推出了老年助餐业务,他几乎每天都来用餐,“两荤两素优惠后13元,一荤两素优惠价9元,米饭、汤全部管够,环境卫生、饭菜口味都非常好。”

大红灯笼、红木座椅、中国结……走进饭店的老年用餐区,现场干净整洁、装饰典雅、空调电扇等设备一应俱全,处处彰显出浓郁老店氛围。“我们店已经经营了22年,大多数用餐人不是常来的主顾就是附近的街坊邻居。”饭店老板闻红祥说,“经过一个多月的经营,饭店平均每天用餐的老人有50-60人,尤其到中午最忙时,打饭用餐都要排队。”

今年6月24日,该饭店正式推出了老年助餐业务,凡本区60岁以上老年人,凭社区发放的就餐卡即可来店消费,并享受一定的餐费优惠。“通过开辟老年助餐点,一来改善了饭店经营状况,二来能为社区老人解决生活困难,三来为饭店聚拢了人气。”闻红祥笑着说。

参与合作的商家除了“喜福楼”,还有“同源茂”“天河湖”等优质餐饮企业。“蚌山区有较为集中的‘老字号’餐饮企业,通过引入参与老年助餐服务,可以发挥其优势。该项举措既提升了助餐服务水平,又有效节约了成本,更助推了品牌影响力,实现了双方的合作共赢。”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

自2021年实施“助餐工程”以来,蚌埠市民政局把老年助餐服务作为“暖民心”行动的重要举措,并从优化布局、扩大供给、提升质量、创新服务上持续推进。

蚌埠市民政局要求助餐点按照城市社区10分钟就餐圈,农村优先在留守老年人多、居住比较集中的行政村或自然村布点,并依托社区配建养老服务用房、街道(乡镇)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村)养老服务站等设施资源,推出一批标准化的老年食堂、助餐点。同时,所有助餐机构必须具备食品、卫生资质,定期更新科学化的食谱,并发挥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社区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组织作用等,探索新的“移动型”助餐服务。

针对助餐点的资金保障,蚌埠市民政局鼓励通过“个人出一点、企业让一点、政府补一点、慈善捐一点、志愿做一点”的多方支持方式,建立多元筹资渠道,既要根据老年人经济困难程度、年龄等情况给予一定就餐补助,还要对各地食堂、助餐点提供一定建设、运营补贴支持,构建完善的老年助餐服务体系,促进该政策能够行之有效、落到实处。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城市社区老年食堂和助餐点107个,其中新建和改造52个、依托餐饮企业设立老年餐桌30个、依托养老机构或单位食堂对外开放等其他形式25个;农村老年食堂和助餐点97个,其中依托养老服务三级中心改造31个、依托特困供养服务机构(敬老院)内设食堂对外开放66个。

“老年助餐服务,是市委、市政府部署推进的一项暖民心实事,我们将会同各相关部门,争取今年年底,实现每个街道(乡镇)不少于1个老年食堂,城市社区不少于1个老年助餐点的目标,共同守护‘舌尖上的幸福晚年’。”蚌埠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刘雪洁说。(贾铁成)

相关推荐
蚌埠“黑科技”闪耀科交会

4月26日上午,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在合肥开幕。

​“禹”你有约 安徽蚌埠市首届大禹文化节开幕

近年来,蚌埠深挖大禹文化内涵,连续举办多届文化旅游美食季,推动大禹文化从历史符号转化为城市IP。

安徽蚌埠:多措并举 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作为安徽省第二科技资源大市,蚌埠是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城市,拥有中建材玻璃新材料研究总院、中电科40/41所、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科大学等众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和一大批创新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