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怀远:“一只虫”打通循环养殖致富路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8-03 09:39:26

近年来,安徽省怀远县积极探索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立体农业,鼓励大批龙头骨干企业利用县内生物资源优势谋求发展,依托地方资源优势和品种优势,以小见大,特色优势项目蓬勃发展。

走进蚌埠国家农业科技园内的厚德虻链生态农业园,负责人耿元飞正在忙碌着。在这里,听不到机器的轰鸣,也闻不到厨余垃圾的异味,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养殖柜,哺育着黑水虻的幼虫。这家企业依靠创新研发出工艺预处理+制浆+黑水虻(凤凰虫)养殖的系统性处理工艺模式,让餐厨垃圾变废为宝。

耿元飞介绍,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而让垃圾变废为宝的功臣,当属黑水虻等腐生性昆虫。黑水虻因繁殖迅速、食性广泛、饲养成本低等特点,作为一种资源昆虫已在全球范围得到广泛利用。虽然黑水虻长相与苍蝇相似,却是完全不同的昆虫,无论是幼虫还是成虫性格都很温顺,且不带病菌、不传播疾病,对环境非常安全,更不会侵入人类居住的环境。“除了骨头、粗纤维、甲壳素之外,能消化所有种类的有机废弃物,尤其爱吃油腻的厨余垃圾,在一天内可以消耗自身体重四倍的垃圾量,短短八天内会吃胖4000倍,是一个典型的‘吃货’。”耿元飞说。

“资源化利用后将会产生优质肽蛋白原料,可作为南美对虾、龟鳖、蛙、蟹的饲料,虫粪又是很好的种植肥料。因其含有抗菌肽,能够增强免疫力,正常情况下能提高20%—40%成活率。有经验的养殖户在使用一年后,会计算成活率增加情况,减少下一年度的投苗数量。”耿元飞说,目前农业园日处理餐厨垃圾100吨左右,已形成上端餐厨垃圾、中端水产养殖、下端成品加工销售的产业循环,成为园区中变废为宝的典范产业链。

新工艺让餐厨垃圾变废为宝的同时,也带动周边农户走上了致富路。“企业给我们提供虫卵、加工后的原料和技术,然后以每吨2200元的价格回收,谁能想到人人嫌弃的餐厨垃圾也能变废为宝。”养殖户徐志刚笑着说。在蚌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像徐志刚这样吃上新工艺饭的农户还有15户。

“螃蟹等水产品要想喂养得好,不仅要投食玉米补充其植物蛋白,还要保证其蛋白质的摄入。黑水虻虫体的脂肪含量极高,特别适合做水产品的饲料。”耿元飞说,以黑水虻虫体做水产养殖的饲料,不仅生长周期快,减少生病率,还能减少传统饲料使用量,降低40%的养殖成本。周边100多户水产养殖户和厚德虻链生态农业园都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下一步,园区将聚焦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企业产业资源优势,组建专业研发团队,搭建多方学习交流平台,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与成果转化主体地位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促进农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和新技术不断推广。”蚌埠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尚毅说。(年福烨)

相关推荐
农行定点帮扶倾心相助 鄂伦春特色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这五年,看山乡巨变”主题调研系列报道之五

2023年,鄂伦春自治旗与农业银行“结缘”,成为农业银行第五个定点帮扶县。两年来,农业银行聚焦鄂伦春乡村特色产业,通过信贷投放、资金捐赠、招商引资、消费帮扶、人才帮扶等,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提质增效。

金融巧筑安居梦:农业银行绘就和美乡村建设新画卷——“这五年,看山乡巨变”主题调研系列报道之四

从水利设施到住房保障,从产业培育到公共服务,在每一个关乎乡村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环节,农业银行始终推动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实现从“有保障”向“高品质”跨越,既补“硬件短板”,也强“功能弱项”,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夯实根基,持续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实现深度衔接、长效发展。

安徽怀远:新材料产业集群的“风味”创新之路

怀远新材料产业能形成特色,关键在于构建了完整的产业生态圈。政府搭台、企业互动,逐渐形成了紧密的“食材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