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港媒文章:“咖啡文化”正在中国扎根发芽

来源:香港《南华早报》网 责任编辑:赵娜 2022-08-08 10:29:51

香港《南华早报》网7月30日发表题为《伴着咖啡的香气,中国正在醒来》的文章。文章称,中国缺乏“咖啡文化”以及对茶叶的偏好导致咖啡种植从未在中国广泛扎根,但是情况正在发生变化。中国已成为阿拉比卡咖啡豆重要的生产国,并正逐渐从咖啡豆批发转向注重品质和信誉,也在成为咖啡创新者。文章摘编如下:

早在17世纪,咖啡便在伦敦流行开来。但也经常有人抱怨咖啡喝起来有股“烟灰水和旧鞋味”。

尽管开场并不太美妙,但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人们对咖啡的爱恋愈发浓厚。咖啡的吸引力如此之大,让它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最近人们对中国咖啡生产的发展产生了兴趣,尤其是在云南普洱附近。普洱是全球闻名的茶叶种植区。

中国的咖啡生产和消费在全球仍属较落后的水平。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茶叶生产国,而茶叶所需的生长条件与咖啡类似,但中国没有大范围种植咖啡。

缺乏一定的“咖啡文化”以及对茶叶的偏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咖啡种植从未在中国广泛扎根。芬兰人均每天消费4杯咖啡,而中国人均则是每年消费几杯咖啡——因而在中国生产咖啡缺乏强劲的推动力。

不过,或许要归功于1999年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星巴克。如今,其5000多家门店遍布中国200多个城市,这为中国成为重要的咖啡生产国和消费国打下了基础。

中国已成为阿拉比卡咖啡豆重要的生产国,并正逐渐从咖啡豆批发转向注重品质和信誉。

中国也在成为咖啡创新者,中国人将普洱、咖啡豆以及香港人的最爱——老式鸳鸯奶茶(咖啡、浓红茶以及牛奶)进行融合创新。不过,咖啡产量激增是否会令中国成为全球咖啡贸易的重要力量仍有待观察。虽然云南的咖啡文化仍属于小众范畴,但当地的生产商无疑会瞄准出口市场。

如果中国人生产出来的只是“烟灰水”味道的品质一般的咖啡就没什么可担心的。但如果他们生产出来带有草莓果酱或其他果味的咖啡(却不用于出口的话),那么将会是全世界咖啡上瘾者的巨大损失。


相关推荐
巴西圣保罗咖啡节上的创新之潮

在6月29日闭幕的第四届圣保罗咖啡节上,创新正在成为咖啡行业最热的关键词。该展会吸引来自巴西全国乃至海外的咖啡品牌、种植者、设备商、消费者和咖啡文化爱好者参与,是拉美最具活力的精品咖啡展示平台之一。

行走拉美手记|“运河之国”探索“咖啡之路”

“巴拿马不是只有运河吗,原来你们还有咖啡?”30年前,当一位美国咖啡买家提出这样的质疑时,巴拿马的咖啡产业才刚刚起步。30年过去,高品质咖啡已经发展成这个中美洲国家的重要产业之一,巴拿马咖啡与中国咖啡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也日益紧密。

印尼TOMORO咖啡研发部经理雷宜勤:共品遗产地的咖啡香

在咖啡文化浓郁醇厚的印尼,TOMORO仅用两年时间,便开了600多家门店,跻身印尼第二大咖啡连锁品牌。说到成功的秘诀,印尼TOMORO咖啡研发部经理雷宜勤只回答了两个字——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