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专访:用古籍解读中国的巴西人——访巴西汉学家沈友友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2-08-17 09:47:29

新华丝路巴西利亚8月17日电(记者卞卓丹)中巴建交48周年纪念活动15日前后在巴西多座城市接力上演,精彩纷呈。巴西汉学家乔治·西尼迪诺指出,中巴关系日益紧密、文化交流愈发频密,不仅给巴西带来了京剧、武术、中医和脸谱,还激发了更多巴西人追溯和研究中国文化滥觞与沿革的兴趣。正如乔治自己,在多年的钻研之后,就成为了一个“用古籍解读中国的巴西人”。

令人惊叹的是,这位“半路出家”学中文的巴西人,竟通过先秦的诸子百家来向葡语世界解读中国。迄今,乔治已出版了《论语-葡语解义》《老子道德经-葡语通释》《南华真经-葡语解析》等专著,目前还在筹划出版《孙子兵法》的葡语读本。其中,《论语-葡语解义》在中国澳门基金会和澳门大学联合举办的首届“中葡文学翻译奖”中摘得中译葡组别的桂冠。

说起与中国结缘的往事,乔治回想到孩提时的趣事:“我是在小学时最早接触到中国这个概念的。记得地理课上有这样一个游戏——我们趴在地上,用耳朵靠近地面,试着去听地球另一边‘中国人在聊什么’。”后来,年届而立的乔治受到当时在巴西利亚访学的中国学者胡续冬的影响,才真正跨入了学习中国文化的大门。也是在胡续冬的建议下,乔治拥有了一个自己特别珍爱的中文名字——沈友友。从此,在所有场合,他都坚持使用沈友友这个名字。

随着学习的深入,沈友友的兴趣点转向了“博大精深但深奥难解”的中国古代文化。谈及这份热爱,沈友友表示,中文是人类语言的一个重要宝藏,不仅经典典籍汗牛充栋,而且还为世界文明保存了很多“遗珠”,比如世界上最全的佛教经典大藏经。“正因如此,目前印度等各国佛学专家需要先习得中文后,再根据大藏经的中文文献重新编成巴利文或梵语的文本。”

不过,古文的研习并未影响沈友友对中国近现代文学的涉猎、研究和传播。目前,他正与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和巴西的出版社商讨中国近现代文学经典系列的翻译工作。沈友友希望在葡语国家出版一套能够反映从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时期的中国文学演变的系列丛书。据沈友友介绍,葡语版的《呐喊》有望于2023年在巴西出版。

对于在拉美传播中国文化,沈友友认为,第一步要以语言教学为基础,从民间层面打通双向交流。同时,可以继续派遣中国学者赴巴西各大学进行学术交流,或通过巴中双方合作推动中国经典的翻译和出版,或向葡语国家听众广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知识。对此,沈友友正在身体力行。近两年来,他与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及澳门大学合作推出了通过讲解百家经典来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的广播节目《中国思想萃谈》。沈友友说,“中国文化是多元的,可以考虑根据多元的需求,提供了解中国的多元途径。”

相关推荐
中广核巴西公司成功通过跨境人民币贸易融资实现国内设备采购

近日,随着中国工商银行(巴西)有限公司(下称“工银巴西”)向国内新能源设备供应商隆基支付第一笔人民币设备合同进度款,意味着中广核巴西公司首笔人民币进口贸易融资成功落地。

中国电影《热烈》荣获2024金砖国家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当地时间23日晚,2024金砖国家电影节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闭幕,中国电影《热烈》荣获评委会特别奖。

巴西中国浙江商会与浙江兰溪市经贸团探讨中巴经贸合作新路径

正在巴西访问的浙江省兰溪市经贸代表团22日与巴西中国浙江商会在商会会馆举行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