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汉学家、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副教授玛丽亚·谢梅纽克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重大贡献,中国的发展为世界树立了榜样。
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日前在布达佩斯中国文化中心举办“推动文明互鉴,增进民心相通”汉学家交流活动暨颁奖典礼。
巴西汉学家乔治·西内迪诺最近的工作日程排得很满,除了需要向国际儒学联合会会议提交论文之外,他还在紧锣密鼓地修改即将在巴西出版的鲁迅短篇小说集《呐喊》葡文版。让人期待的是,他将用巴西人的方式来翻译鲁迅先生的这部作品。
来自意大利的一位当代女“马可·波罗”,以她独特的视角,孜孜不倦地为推动中意两国交流而努力。
中巴建交48周年纪念活动15日前后在巴西多座城市接力上演,精彩纷呈。
由文化和旅游部主办的“2018年中外文学出版翻译合作研修班”20日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开班。来自全球35个国家的41名出版翻译界代表和汉学家齐聚北京,参加为期一周的研修活动。
来自英国、荷兰、法国、美国、印度等24个国家的28位汉学家、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和智库学者23日会集京城,与中方学者围绕“改革开放40年——中国与世界”主题进行深入交流与对话。
中国驻捷克大使馆12日举办座谈会,祝贺捷克汉学家王和达荣获第十一届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捷克文化部副部长卡利斯托娃,当地多所高校、学术研究机构,以及双边友好社团代表等出席座谈会。
7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与来华参加2017“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的各国汉学家座谈,希望各国汉学家深入研究历史中国,持续关注当代中国,深刻观察全球化中的中国,更好发挥友谊桥梁、文化使者作用。
来自全球26个国家的31位汉学家、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和智库学者以及国内17位著名学者24日聚集北京,围绕“全球视野下的‘一带一路’”主题展开交流和对话。
显示 1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