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兰州新区十年蝶变:“陆海空”深耕通道经济拓国际朋友圈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邵非 2022-08-18 11:08:02

2022年8月,兰州新区中川北站物流园,南来北往的货物在这里汇聚。 魏建军 摄

8月初,甘肃首趟多式联运中老班列到达兰州新区,为该省开辟了连接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快捷国际贸易通道。 魏建军 摄

“物流园区发展和兰州新区是同频共振的,建立之初,这里是戈壁沙漠,装卸设备少,货运班列就更少了。”兰州新区商投集团副总经理吴消滔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说,“以前主要进口服务于兰州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钢材、水泥、建材等物资,目前国际货运班列货物涵盖工业基础原料、农副产品、日用百货、机械装备、新能源汽车等,从大宗货物、化工原料,到老百姓的消费日用品,应有尽有。”

兰州新区是2012年8月20日,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全国第五个、西北第一个国家级新区,被赋予“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四大战略定位。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兰州新区中川北站物流园,吊车、叉车正在忙碌调运货物。该地的国际货运班列已实现常态化运营,南来北往的商品在此集结、分拨,成为通衢之地。

吴消滔说,兰州新区将通道物流产业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突破口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抓手,构建“通道+物流+产业”现代物流运行体系,空、陆、网、海四条“丝绸之路”大通道同向发力,持续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兰州新区还依托航空、铁路、公路口岸,积极对接世界优质资源,全方位发展国际业务,持续开展热带水果、果干、日用百货等进出口业务,进口哈萨克斯坦、乌克兰、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粮食、木材、铁矿粉、电解铜、干果等。

截至目前,兰州新区已面向中亚、西亚及欧洲等60个国家和地区开通运行“兰州号”国际货运班列,涵盖中欧、中亚、南亚以及西部陆海贸易新通道等多条线路。同时,兰州新区还深化与东南亚、南亚地区业务往来,打通兰州至达卡、曼谷、新德里、加德满都等货运航点,获批“兰州-拉合尔”“兰州-加德满都”第五航权,联通兰州至东盟、南亚、欧洲地区国际空中商贸物流通道。

在开通“空中丝绸之路”上,《兰州新区“十四五”对外开放发展规划》提出,要进一步丰富加密国际国内航线,以兰州中川国际机场为门户枢纽,全面构建“西进”“南通”“东出”“北达”和省内外串飞多向并进的空中丝绸之路总体布局,形成面向东盟和中国东南沿海的西北特色农产品发散地,面向中亚、中东欧的中国东南沿海先进制造业产品和东盟特色产品集结地,构建由亚洲向欧洲、西部向东中部、西北向西南、省外向省内的航线网络和通道。

截至目前,兰州新区与近6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关系,2021年进出口贸易额对甘肃增量贡献率超50%。

相关推荐
兰州新区:构筑向西开放新高地

近年来,甘肃省兰州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充分发挥“座中六联”的区位优势,加速建设面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多式联运中心和物流集散枢纽,构建以“综合保税区、国际空港、铁路口岸、国际互联网专用通道”为骨架的立体化开放平台体系。

乘风而起 展翅腾飞——兰州新区构筑向西开放新高地

造型形似中国传统饰物“如意”的兰州中川国际机场T3航站楼,成为兰州新区陆、空、海三条“丝绸之路”大通道同向发力的重要见证。乘着共建“一带一路”的东风,兰州新区正以开放之姿拥抱发展机遇,以腾飞之势书写向西开放新篇章。

甘肃兰州新区进出口贸易额突破450亿元

近年来,兰州新区持续深化“区港联动”发展,培育形成了机电装备、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农副产品加工及综保区内电子产品、粮油、跨境电商、保税物流等多元外贸业态,探索“平台+通道+产业”发展模式,进出口贸易额突破4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