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香港9月7日电(记者李柏涛)标普全球(S&P Global)5日公布的最新报告显示,8月香港采购经理指数(S&P Global Hong Kong SAR PMI)为51.2,低于7月的52.3,连续5个月处于50点荣枯线以上。指数表明,香港私营经济实现连续5个月好转,营商环境进一步好转。
报告指出,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确诊人数持续上升,导致市场需求放缓,整体增长回软,香港私营经济于第三季度中段持续扩张,但8月的增长属期内最慢。数据显示,产量与新订单的升幅同时减慢,就业机会进一步减少。
价格方面,目前企业投入成本的通胀期已超逾两年,但由于员工成本和采购成本的升势同时减慢,因此整体通胀率略有放缓。从企业进一步提高产出价格来看,公司继续将成本升幅转嫁客户,加价幅度也高于7月。
订单方面,香港企业8月新接的订单较7月增多,但升速却是期内最慢。调查显示,个别行业的整体需求受到疫情冲击,但也有公司表示在数据收集期间,新增业务受惠于相对宽松的防疫政策。企业的整体产出连续第五个月增加,但增长率是4月以来最低。综合而言,企业继续因订单增多而扩张生产,但规模同时受到疫情影响。
8月数据反映,香港外贸需求持续萎缩,来自内地的业务量也是如此,但紧缩率属于期内最温和。供应链趋向稳定,虽然供应商表现连续16个月倒退,但却是去年12月以来最温和。此外,整体需求向好,带动了企业的采购活动,并推高库存水平至11个月新高。
就业方面,8月的就业水平已属连跌两月,与2020年12月上一个跌幅高位看齐。受访业者表示,为降低成本而减聘人手。8月数据显示,企业积压的工作量重现跌势。
标普全球经济学家劳拉·丹曼(Laura Denman)表示,近期疫情反弹,确实对香港私营经济构成下行风险。从8月新增订单减慢扩张来看,市场需求已然受到影响,但调查期间的防疫政策并未改变,因此企业还能保住业务增长。未来任何防疫政策收紧都可能进一步削弱订单需求,企业面临疫情恶化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