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标杆银行——桂林银行董事长吴东专访

来源:新华财经 责任编辑:邵非 2022-03-05 17:50:00

1.JPG

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单列成项并进行具体部署,为推动金融资源更好为乡村服务提供了行动指南。在此政策背景下,新华财经专访了以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标杆银行为愿景的桂林银行董事长吴东,探索其乡村振兴金融的路径和经验。

新华财经:桂林银行1月22日发布了《桂林银行价值纲领》。其中提到了桂林银行的发展愿景是,做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标杆银行。桂林银行作为一家城商行,为何坚定选择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作为未来发展战略?

吴东: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桂林银行作为一家地方国有控股城市商业银行,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和金融工作的各项政策,以成为服务乡村振兴的标杆银行为愿景,围绕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强化金融科技建设,积极践行金融为民、金融惠民理念,推动金融科技从“立柱架梁”向“积厚成势”转变,以“硬科技”为服务乡村振兴插上腾飞“翅膀”。

同时,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也是桂林银行的商业选择。从商业逻辑去看,县域及乡村金融仍是蓝海。农村产业有广阔发展前景,当前农业已不仅局限于农业种植第一产业,通过精加工农产品可延伸至第二产业工业,也可以依托农村发展文旅、民宿、餐饮等第三产业服务业。桂林银行在经过充分研究后,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变成了一个最坚定的信仰。这是自2019年以来逐渐确定下的目标,也是我们的“二次创业”,一旦认定了,我们不怕做前行路上的“孤独人”。但乡村振兴不完全是商业问题,也需要各方合力共同推动。

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2021年桂林银行营业收入、经营利润、净利润均实现20%以上增长,成为广西首个资产规模突破4000亿的单一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实现自身发展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同频共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我们将坚定不移走服务乡村振兴发展道路,持续金融科技创新,走好自我革新、战略转型的“二次创业”之路,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贡献更多金融智慧和金融力量。

新华财经:目前桂林银行在乡村振兴金融实践中,如何解决金融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问题?有哪些乡村振兴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

吴东:桂林银行从2019年起优化服务网点布局,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打造集金融、政务、便民等服务于一体的“三农”综合服务平台,通过科技赋能将服务触角拓展到乡间地头,去解决服务“三农”最后一公里问题。

首先我们在体制和结构上进行了改革。2020年3月我们提出要做“服务乡村振兴的银行”,在总分支行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部,将服务乡村振兴作为全行战略的重中之重,建立健全服务乡村振兴组织架构和工作机制,自上而下推动工作开展。

在新的架构下,我们构建了“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把完善县域金融服务网点作为重要抓手,与县域经济融为一体、与涉农产业共荣共生。在行政村设立农村普惠金融综合服务点(农村服务点),选择在村里口碑好、威望高、有影响力的村民做站长,让农民的事情农民办;在乡镇建设小微支行,作为联系县域支行、管理农村服务点的重要纽带,设立“三农”客户管理团队,实行轻资产运营,以较低成本下沉服务。截至2021年末,桂林银行已在广西设立支行138家、社区小微支行486家,农村服务点6248家。

其次我们运用金融科技力量构建乡村金融“毛细血管”。我们加大金融科技对乡村振兴支持力度,主动对接红十字、养老医疗保险、农家书屋等民生类资源,打造综合性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打通全行数据通道,建设面向业务的统一数据服务;重构统一收单平台,推动支付业务下沉。围绕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我们完善县域服务网点,积极创新体制机制、渠道模式、产品服务,扎实推动业务重心下沉。

在乡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一是扩大助农终端覆盖面。在广西6000多个农村服务点配备助农服务终端,为村民提供小额取款、现金汇款、转账汇款和医保、社保、水电费、话费等各类生活缴费一站式服务。截至2021年底,助农终端累计交易量达383.37万笔,交易金额超120.42亿元。第二是推进移动支付便民工程下沉乡村。加强与中国银联的紧密合作,通过推广POS机具、云闪付APP和收款码牌,推进移动支付广泛应用。第三是依托电商平台打造农产品上行模式。通过搭建“桂银乐购”生活服务平台和“天天开心团”小程序,打造“银行+商户+农户”的农产品上行模式,产销对接,破解农民丰产不丰收问题。去年以来,桂林银行帮助当地滞销农产品销售了11.33万份,助力农产品销售4.02亿。

新华财经:桂林银行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在无抵押情况下服务信用信息不全的农村白户,推动农村信用环境改善?

吴东:在农户信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桂林银行注重金融科技赋能,配合政府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精准识别农户金融服务需求,做到主动授信、应授尽授,为实现“成本可负担”和“商业可持续”奠定基础。

一是我们开通了贷款线上业务,提升涉农主体获贷便利性。桂林银行充分发挥大数据风控及农村服务点的渠道优势,针对广西区内农户、特色产业链,积极打造“富农贷”“微链贷”等授信产品。我们运用大数据技术,通过授信风险模型完成客户准入,再结合线下尽调确认授信额度,实现贷款申请、签约、放款线上化。截至2021年末,“富农贷”累计为涉农借款主体发放贷款7.91亿元,贷款余额4.97亿元,惠及6.34万户。“微链贷”累计发放贷款33.29亿元,贷款余额18.06亿元,惠及1.75万户。

二是我们创新活体抵押融资方式,提升农户融资可得性。桂林银行深耕广西地方特色产业,创新推出“惠牧贷”,依托“金融+科技”,通过引入物联网、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为牛带上“科技项圈”,利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活体抵押物的位置、温度等信息,解决活体抵押物的“活着”和“在哪”问题,并运用“桂惠贷”政策红利,于2021年4月21日成功为东兰县易达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发放活体抵押贷款100万元,推动首笔牛企业发放活体抵押贷款成功落地。我们通过应用金融科技解决企业由于缺乏抵押物,频频被银行拒之门外的问题。以此为契机,桂林银行持续加强养殖行业业务拓展,截至2021年末,桂林银行活体抵押贷款余额9475万元,惠及养殖企业19户,通过科技创新夯实乡村振兴步伐。(分析师刁倩)

相关推荐
专访: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 助力中马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访工银马来西亚总经理谢少雄

中国工商银行(马来西亚)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少雄近日接受新华丝路专访表示,中国已经连续15年成为马来西亚的最大贸易伙伴,工银马来西亚自2010年成立以来,积极为中资企业“走出去”和中马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提供全方位、综合化的金融服务。

农行新疆分行做好外籍来华人员金融服务工作

为全面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水平做了制度规范

安徽:提升金融服务质效 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安徽省以银行、保险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通过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等多种方式,全力支持安徽外贸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