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青岛应“以港兴城”加快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张秋梅 2017-09-07 18:54:25

新华丝路网青岛9月7日电(记者刘玉龙 陈国峰 刘梦瑶)在7日举办的“2017东亚港口联盟大会”上,《青岛港航发展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正式发布。多位专家指出,青岛应大力实施“以港兴城”战略,把“练内功”和“走出去”结合起来,不断延伸港航业服务链条,加快推进青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拓展青岛港航业国际化发展新空间。

蓝皮书指出,随着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国际航运中心经历了由地中海沿岸向大西洋沿岸,并从大西洋沿岸向亚洲太平洋区域转移,形成了目前“西欧板块”“北美板块”“东亚板块”三足鼎立的格局。在全球经济持续疲软、国际贸易增长乏力的大背景下,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尤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提出,与国际航运中心的全球网络布局发展高度契合。

青岛作为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经济中心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发展海洋经济、建设蓝色经济区具有较好的基础和条件。蓝皮书显示,历经多年的建设和推进,青岛港航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2016年青岛船舶运力新增51.4万载重吨,达到659.7万载重吨;新增20条海上集装箱航线,航线总数达到172条;海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5.1亿吨、1805万标箱。2017上半年,青岛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分别达到2.57亿吨和909万标箱。当前,青岛港在港口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方面已双双位居世界第7位。

蓝皮书在总结青岛港航发展优势的同时,也指出了青岛港航业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如基础性航运服务虽已形成规模,但现代港航服务却还在起步阶段,港航的实力仍只体现在传统的装卸业务上。此外,航运产业配套政策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航运企业发展差距较大等也是港航业发展的薄弱环节。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综合运输研究所主任张国强建议,青岛需按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总体思路,把“练内功”和“走出去”结合起来。“练内功”主要指探索港航业的产业链及其与城市、内陆腹地相关产业的融合,在国内打造新的发展载体;“走出去”则是输出青岛港航产能和发展经验,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选择战略基地再造海外“青岛港”,布局青岛港航业国际化发展新空间。

“港口对青岛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应大力实施‘以港兴城’战略。”中国经济信息社海洋信息部主任、蓝皮书课题组负责人牛晓民建议,青岛应借鉴国内外重要港口城市港航业发展经验,不断加大港口建设投入力度,加快建设速度,迅速提高港口吞吐能力,提升口岸综合功能和港口规模经济效益水平。

相关推荐
中埃青年人文交流营活动在青岛举行

近日,丝路鲁约“古老文明 青春友谊”青岛—亚历山大青年人文交流营活动在青岛举行。青岛与埃及亚历山大同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此次以青年为桥梁的文化对话,是对历史传承的致敬,更是对未来合作的展望。

海尔开启40周年纪念会暨未来十年发展战略研讨会

近日,海尔在青岛举办了海尔集团创业40周年纪念会暨未来十年发展战略研讨会。此次大会重点总结回顾了创业40年来的发展成果,明确了未来再造一个新海尔的发展方向。

上合示范区持续推进商旅文交流发展

在青岛·上合之珠国际博览中心俄罗斯馆,300多幅俄罗斯当代著名画作正在展出。此外,还有众多俄罗斯美食、民俗物品、生活用品等,向参观者展示出浓厚的俄罗斯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