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农垦龙亢农场:强农技 促发展 惠民生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09-22 09:18:39

今年午收,位于安徽蚌埠市怀远县境内的安徽农垦龙亢农场3万亩小麦平均单产达到1217斤, 小麦单产和品质位居全省前列,这主要得益于龙亢农场农业科技应用。近年来,龙亢农场在科技创新上不断推陈出新,集成了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业生产技术,涌现出一大批农业科研成果,为“三农”事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引擎。

安徽农垦龙亢农场2022年小麦标准化机械收割。(无人机照片 李峰 摄)

立足自主创新,不断实现新突破

龙亢农场农业科研自主创新起源于建场初期,1963年,农场建立了农业科研队,集科研与大田生产为一体,农业科研对农业生产的推动作用逐年显现。时任龙亢农场党委书记刘光继告诉笔者:“1976年,得益于农场农业科技的应用,当年小麦平均单产首次突破500斤,当时周边农村的小麦平均单产还不足400斤。”

龙亢农场农业科研人员开展小麦杂交育种工作。(李峰 摄)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一批踌躇满志的青年农业科研人员扎根农场,为农场农业科研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探索出适合本地区农业生产的新技术,以农业科研逐步提升农业生产力。“2002年,龙亢农场全场小麦平均单产突破1000斤,当时,周边农村的小麦平均单产只有700斤左右。”龙亢农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主任邵芳荣告诉笔者。

这批长年致力于农业科研的工作人员孜孜以求、勇于创新,与农场同呼吸、共成长。进入新世纪以来,农场先后引进试验种植小麦、水稻、大豆、玉米等农作物新品种共850多个,成功推广76个农作物新品种,集成推广26项先进适用的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目前已有9个农作物新品种进入国家、省区试,17个农作物新品种进入国家和省级预试。6个农作物品种获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每年引进、试种、推广的新品种达100多个。作为安徽农垦皖垦种业的育种基地,龙亢农场选育的小麦新品种“皖垦麦0901”“龙科1109”“皖垦麦1221”,大豆新品种“科龙188”,玉米新品种“皖垦玉1号”、水(旱)稻新品种“旱稻906”“旱稻15077”等7个农作物品种分别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小麦新品种“皖垦麦1221”、水稻新品种“皖垦糯5号(皖垦糯124)”通过国家审定。这些农作物新品种的普及应用,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增产增收增效的有力科技支撑。

中国农垦种业联盟种业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皖垦生物工程研究院在龙亢农场揭牌成立。(李峰 摄)

联合科研攻关,不断涌现新成果

龙亢农场科技园里矗立着一台“国之重器”——高通量作物表型自动检测机器人。从事高通量分子育种平台服务的中科院副研究员李伟博士介绍,这位“机器人”,能够联合龙亢农场物联网摄像头进行高通量田间作物表型信息自动采集研究,让育种专家通过电脑或者手机客户端远程查看育种苗情、病情,大幅度提高育种效率,从而实现育种工作的数据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2019年5月18日,安徽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软质小麦研发中心在龙亢农场揭牌成立,这是龙亢农场与安徽省农科院合作共建的又一项重要成果,这个中心也是全国首家软质小麦研发中心。该中心负责人汪建来说,“通过这个中心研发平台,未来,软质小麦的成分是可以定制的。目前,我们中心筛选出了一批优质软质小麦新品种。”该中心正在依托龙亢农场地区特有的地理环境,通过软质小麦新品种选育、配套技术研究、专用基地建设,不断深入全产业链社会化服务,为推动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提升小麦产业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龙亢农场党委不断提高政治站位,以果敢、创新的新姿态奔跑在现代农业与农业科研发展道路上,相继吸引了一大批“科技工匠”入驻农场科技园,与龙亢农场联合开展农业基础性科学研究,合力攻关农业科研。已与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等多家科研院校联合成立了20多家省级以上科研平台,每年承担国家级和省级现代农业科研项目30多个。小麦、水(旱)稻、大豆、玉米等四大农作物的品种培育和展示均取得重大突破;“十三五”国家重点项目“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沿淮地区麦稻轮作超高产攻关项目、农业物联网示范应用工程等科研项目硕果累累;农场农业科技人员共发表了《中国主要小麦品种春化基因的STS标记鉴定》《安徽沿淮江淮麦区稻茬小麦新品种(系)筛选》等学术论文60多篇。

科技赋能田畴,不断惠及新农业

龙亢农场通过多种方式,以科技赋能农业生产,有效示范带动周边农业生产,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

农场在农闲及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结合阳光工程、“百场、千户、万人”等培训项目,组织科技队伍,向周边农民开展农作物高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农业政策信息等农业知识培训。同时依托农场建成的农业物联网系统平台,开辟了“科技直通车”“农技110”“庄稼义诊台”等,方便周边农民及时了解和咨询农技知识,使周边6.8万农户直接受益。

龙亢农场农业科技人员调研小麦苗情,记录田间档案。(李峰 摄)

龙亢农场向周边推广应用了统一品种布局、统一供种、统一耕作、统一重大农艺措施、统一订单销售的“五统一”模式和测土配方施肥、种子包衣、秸秆还田、土壤深松、冬季漫灌、物联网技术管理,推动区域农业生产实现化肥农药零增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节本增效同步、生产生态并重,改变了粗放型农业生产现状。全场3万亩耕地建成“吨粮田”,其中万余亩实现“吨半粮田”,小麦平均单产580公斤,同时秋季水稻平均单产780公斤。据统计,通过农业科技推广,农场周边60万亩耕地每年节本增效超过1.3亿元。垦区内外的广大农户享受到了农业科技的便利,分享到了农业的红利。(李峰)

相关推荐
安徽怀远陈集镇:打造绿色生态农业新标杆 循环农业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在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陈集镇陈集村,安徽晟犇农牧业有限公司正以其独特的循环农业模式,引领着当地生态农业的发展。

安徽怀远陈集镇:冬桃管护忙 致富有门道

在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怀远陈集镇培优做强瓦四冬桃、永佛松茸和瓦三无花果和肉牛养殖养牛等特色产业,乡村产业亮点纷呈。

安徽怀远县双桥集镇:“三条路径”激活乡村集体经济新引擎

近年来,安徽蚌埠市怀远县双桥集镇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种植金银花等中草药为主的乡村经济为双桥集镇经济社会发展激活了新引擎,增强了乡村经济自我发展能力和集体经济“造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