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上海口岸汽车出口快速增长 便利通关助力外贸提质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09-26 11:03:35

洋山边检站全天候勤务模式保障滚装船全天候安全滚装作业。 洋山边检站供图

记者24日获悉,9月以来,从上海南港码头出口的中国品牌汽车逐渐增多,名爵、吉利、比亚迪…品牌种类更丰富,辐射区域更广泛,中国品牌汽车加速走向世界。

8月,洋山边检站累计办理入出境外贸滚装船11艘次,环比增长了2倍多。上海南港码头累计出口商品车达37311辆,创下2022年以来单月新高。9月,从上海南港码头出口的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比例显著增加,占据码头出口汽车总量的八成以上。

记者当日从洋山边检站获悉,23日深夜,完成边检出境手续后,利比里亚籍“金星”轮装载着3337辆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驶离上海南港码头。

港口是反映对外贸易及经济发展情况的一个“晴雨表”。中汽协发布数据显示,8月,中国汽车出口达到30.8万辆,创下月度历史新高。

8月,外高桥港口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泊时间0.5天,环比减少10%。 外高桥边检站供图

据了解,随着汽车出口的快速增长,滚装船市场也快速升温,滚装船租金亦大幅攀升。航运研调机构克拉克森的数据显示,6500车位的大型滚装船今年日租金已达创纪录的5.5万美元。

针对船舶租金高企、车企出口需求强烈的现状。洋山边检站积极举措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便利:采取7*24小时勤务模式结合“单一窗口”网上报检,保障滚装船到港“零等待”、离港“零延时”验放通关;采取提前签发登轮许可证与加强滚装作业期间码头安全巡查相结合,保障滚装船在港期间全天候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据洋山边检站方面介绍,这种勤务模式下,深夜和凌晨抵港的滚装船能够连夜滚装作业,有效缩短船舶在港时间,进而节省企业物流成本。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船舶在泊时间是指船舶抵靠泊位进行装卸作业到完成作业离开泊位的总时长。缩短在泊时间意味着码头周转效率的提高和企业成本的降低。

在外高桥口岸,记者了解到,从中国台湾驶来的集装箱船舶“民春”轮20日13:00靠泊外高桥口岸四期码头,在完成37个集装箱的装卸任务后,于当日16:00离泊前往天津。其在泊时间仅3个小时,创下了外高桥口岸最短在泊时间纪录。据了解,这不仅得益于上海港高效的集装箱整体作业效率,还得益于外高桥边检站打出的到港“零等待”作业、离港“零延时”以及“一次办妥”等“快进快出”组合拳。

据了解,8月,外高桥港口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泊时间0.5天,环比减少10%,优于中国主要港口集装箱船舶的平均在泊时间0.96天,明显优于国外主要港口集装箱船舶平均在泊时间2.15天。

外高桥边检站方面告诉记者,为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外贸保稳提质,该边检站积极回应航运企业诉求,优化办理流程,通关“提前办”“预约办”,让“手续走在船舶靠泊前面”,实现到港“零等待”;针对在港停泊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国际航行船舶,在办理入境手续时,“一次办妥”出境手续,实现离港“零延时”。

相关推荐
首月“开门红” 霍尔果斯口岸商品车出口量同比增长36.2%

今年1月,霍尔果斯口岸商品车出口量达1.33万辆,同比增长36.2%,以强劲势头实现“开门红”,为“中国制造”加速驶向国际市场注入新动能。

创历史新高!2024年霍尔果斯陆路口岸出口汽车超42万辆

作为全国最大的汽车出口陆路口岸,霍尔果斯口岸汽车整车出口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2024年霍尔果斯口岸出口汽车42.1万辆,同比增加38.6%,创历史新高。

“中国造”汽车出口专列开行突破5000列

1月16日,满载300台新能源小汽车的出口专列从西安国际港站驶出,标志着“中国造”商品汽车出口专列开行累计突破5000列,为助力国内企业拓展海外市场,推动“中国智造”走向世界,促进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互通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