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比什凯克市政路网改造项目顺利推进—— “丝路驿站”旧貌换新颜

来源:人民日报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10-09 11:09:34

图为比什凯克市政路网改造二期项目部分路段的人行道施工场景。 中国路桥供图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市民尤苏波夫以前总是为出行发愁,因为他家门口的道路狭窄又颠簸。随着中国建设者的到来,他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比什凯克曾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驼铃悠悠,商贾云集。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市政建设一度严重滞后,道路拥堵困扰着当地居民。据统计,2012年比什凯克市政道路总里程为1374公里,其中600公里沥青路面亟须修整。过去几年,在中国建设者的帮助下,比什凯克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崭新的变化。

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路桥”)等中企具体承建比什凯克市政路网改造项目,通过修整路面、新建道路和桥梁等,有效解决了道路不畅的难题。项目一期工程于2020年竣工,累计完成49条城市道路改造工作,新建7座桥梁;二期工程将于今年底竣工,整体改造60条街道,新建5座桥梁。

看着家门口的道路焕然一新,比什凯克市民欢欣鼓舞。担任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民族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主任的尤苏波夫告诉本报记者,修葺一新的道路十分平整,开车再也不颠簸了。以前,下雨时主干道也很容易泥泞不堪,现在连很多背街小巷也都经过了整修。“我有很多同事住在城外。以前开车上班,要花费一个多小时,现在通勤时间大大缩短了。”

“授人以鱼”还需“授人以渔”。在项目实施中,部分路网改造采用了沥青玛蹄脂施工新工艺,中国建设者积极向当地同行传授新技术和经验。工程师阿扎马特说,这种新工艺在比什凯克以前的道路施工中还从未用过,它使得沥青混凝土具有更强的刚性框架和更高的稳定性,抗噪性能强,摩擦力大,还能有效解决低温开裂问题,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每每听到当地人称赞改造一新的街道时,我都很自豪。”中国路桥吉尔吉斯斯坦办事处总经理侯虎祥向记者介绍,二期工程全部竣工后,比什凯克的市政路网将更加完善便捷。“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不断深化,我们愿意继续为促进中吉友谊‘铺路搭桥’。”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弗拉基米尔·诺罗夫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日益走深走实,为各方共同发展提供广阔机遇,为地区国家和民众带来越来越多的福祉。

相关推荐
“我们很荣幸成为这条坦途的见证者”——吉尔吉斯斯坦新北南公路让沿线地区焕发活力

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合作建设贯通吉南北的干线公路——新北南公路。该公路全长433公里,为当地人民带来了切实便利和福祉,也让沿线地区焕发“新生”。

喀什—比什凯克国际客运航线成功试飞

6月15日,一架客机从喀什徕宁国际机场飞往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标志着中国喀什—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国际客运航线试飞成功,这也是今年喀什开通的首条国际客运航线。

鲁班工坊助力吉尔吉斯斯坦职业教育发展

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的鲁班工坊是中亚地区最“年轻”的鲁班工坊,于去年10月正式揭牌。吉尔吉斯斯坦鲁班工坊由浙江水利水电学院与吉尔吉斯斯坦国立技术大学等联合建设,投入运行半年多来,已有4000多名学生在这里接受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