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萧县:走出产业转型升级蝶变之路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10-25 10:01:45

安徽宿州市萧县从过去工业基础薄弱、经济相对落后的皖北小城,到如今产业体系发展明晰、产业集聚发展的长三角县域活力之城,当下正加速蝶变,焕发新活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新材料和智能制造“2+N”主导产业产业体系日益完善,“3+N”产业发展平台加速构建,走出了一条“产业集群化、集群园区化、园区城镇化”的产业转型升级蝶变之路。

高质量发展谱新篇,经济发展成果显著

2022年上半年,萧县地区生产总值215.9亿元,增长4.5%,GDP总量和增速分别在全省59个县(市)中排名第17位、13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8%,全省排名第13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全省排名第17位,主要经济指标全市靠前、综合排名全市第一。技术合同成交额4.95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累计增速8.6%,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31.4%,民间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64.73%。一产“两强一增”、二产民营经济及督查督办三项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获评全省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县,二季度获评全省投资“赛马”激励县。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是破解产业转型升级瓶颈的关键,萧县政府与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完成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与安徽县域城市首次全面战略合作,推进长三角区域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出台《关于贯彻落实支持科技创新政策的实施意见》《萧县高新技术企业三年倍增计划》《萧县院士(专家)工作站管理办法(试行)》,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1500万元,利用政策导向和激励效应,激发全县创新创业活力。与安徽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武汉科技大学等2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新技术联合攻关,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建筑材料工业技术情报研究所先进材料研究院、徐滨士院士工作站、博士流动工作站、中科大-萧县智能制造创新中心等相继成立,为萧县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强化创新平台建设,树立产业转型标杆

全县拥有高新技术企业32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累计增速6.2%,产值占到全市的25%。创新平台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获批国家火炬防腐涂料特色产业基地称号。华龙耐火、林平纸业、典跃建筑、华大化学等7家企业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天瑞水泥、安成橡塑两家企业完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申报,待省经信厅审核。新秀新材料光稳定剂获安徽省首批次新材料评定。华龙耐火申报的“安徽省耐高温碳复合新材料”项目,获批安徽省耐高温碳复合新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安徽林平循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安徽省绿色低碳造纸技术”项目,批复为安徽省绿色低碳造纸技术工程研究中心,连续两年获批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安徽睿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页岩气井组智能加药装置、华龙耐材的专利产品--镁碳钢包渣线砖具等在全国同行业处于领先水平。实施数字赋能行动,持续推动林平纸业“5G+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示范点建设,东润玻陶、鑫辉源电池等企业机器换人、数字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加快推进。

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夯实产业竞争优势

“十四五”期间,萧县坚持产业强县战略,聚力推进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集聚发展。目前萧县已逐渐形成了以功能性新材料为特色的产业集群,2019年成功入选安徽省首批特色产业集群(基地)名单。2022年上半年萧县功能性新材料特色产业集群(基地)39家规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约93.3亿,产值约94亿,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约58%。积极参与徐州万亿级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承接浙江汽车零部件产业转移,招引一批补链强链扩链项目。目前,萧县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近百家。下一步,将积极申报省级智能制造特色产业集群,预计到2025年,萧县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产值将达到100亿元,新材料和智能制造两大主导产业区域竞争优势将显著提升。(张浩)

相关推荐
安徽萧县:枝繁巢暖引凤来 携手共绘新图景

2025年,安徽宿州萧县与杭州拱墅区紧扣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脉搏,以结对合作帮扶为纽带,推动两地互动日趋紧密、合作持续深化、成果加速涌现。

“小产品”“大创新” 读懂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微观密码

一个小小的耳机,可实现多语言同传翻译;一款微型电磁泵,可适用于通水电的家用电器产品;一款轻型吊钩,可以吊起4000倍自重物体……在第138届广交会现场,这些看似微小的产品,正成为解读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密码。

专访|中国可持续发展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访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俄方主席季托夫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的经济目标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合作重点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向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新兴领域拓展。”谈及“十五五”规划,季托夫预期,中国将继续沿着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道路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