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报告(2020~2021)》发布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黄新培 2022-10-27 16:38:18

10月27日,由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报告(2020~2021)》发布会在厦门举行。华侨大学党委书记徐西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刘建兴、北京陈江和公益基金会秘书长伍伟、马来西亚驻华大使馆公使施志光、印度尼西亚驻华大使馆公使狄诺等出席发布会。

会上,蓝皮书主编、华侨大学海上丝绸之路研究院院长许培源教授发布了《海丝蓝皮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报告(2020~2021》,并从“共筑蓝色伙伴关系取得新进展”“中新‘西部陆海新通道’合作取得新突破”“亚欧大陆交通设施联通持续有序推进”“中非抗疫合作打造卫生健康共同体”“构建能源合作共同体,助力低碳发展”“贸易畅通创造中国-东盟合作新机遇”“数字经济合作成为中国-东盟合作新引擎”“教育合作促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等8个方面介绍了本部海丝蓝皮书的主要内容。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报告(2020~2021)》聚焦“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工笔画”阶段以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共建国在共筑“蓝色伙伴关系”、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新进展,关注共建国与中国合作中的机遇和困难,以及国家、地区和行业层面发展战略和规划的对接,重大项目落地等。

蓝皮书分为总报告、“海丝合作进展与问题”、“环境、能源和安全合作”以及“经贸、教育和法律”四部分。“总报告”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切入点,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构建“蓝色伙伴关系”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通过构建“蓝色伙伴关系”进一步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并进一步探讨蓝色伙伴关系发展的合作模式。“海丝合作进展与问题”部分重点阐述了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中国与新加坡、马来西亚和非洲国家在“一带一路”合作方面的亮点和进展;“环境、能源和安全合作”部分聚焦“一带一路”建设中自然和人文环境风险防范、海洋环境保护、能源合作和安全合作等重要议题;“经贸、教育和法律”部分关注交通基础设施、出口多样化、数字经济、服务贸易、高等教育合作和纠纷解决等具体议程的推进情况。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报告(2020~2021)》富有特色地呈现了2020年至2021年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资金融通、贸易畅通和民心相通等前沿领域的最新进展以及未来态势。希望海丝蓝皮书这一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国内高校、研究机构的智库优势,汇集国内外优质的智库研究成果,及时追踪、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前沿动态,形成“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的专业化、权威性年度报告,为了解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进展和发展态势提供较为系统的研究资料,为政、商和学界推进、参与和研究“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智库参考。

本次发布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报告(2020~2021》是“海丝蓝皮书”系列的第三部。(李伟鹏)

相关推荐
西部陆海新通道搭建开放合作“快车道”

最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又传来好消息。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西部陆海新通道新开通线路已达78条,是去年全年的5倍多,创造了通道运营5年来的新高。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的复杂形势下,西部陆海新通道逆势增长。

业内代表齐聚海丝沙龙 共商海运市场发展良策

​第五期海丝沙龙暨江北区港航服务业发展论坛11月29日在宁波召开。围绕本期沙龙主题“全球集装箱海运市场发展趋势及展望”,政府部门、研究机构、航运企业等代表一起就市场未来态势及供应链运转等话题,共商发展之策,把握发展机遇。

报告:深化丝路沿线国家能源合作,推动构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共同体

​10月27日发布的《海丝蓝皮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报告(2020~2021)》指出,在全球能源格局深刻演变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国可深化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能源合作,推动构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共同体,从而更好地保障能源安全,推动全球能源治理改革与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