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在新时代,为数字贸易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11-01 11:54:15

近年来,我国数字贸易规模快速扩大,数字贸易发展基础更加坚实,数字贸易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数字贸易领域有序开放,市场主体发展活跃,数字贸易国际市场持续拓展。探究新时代下如何绘制数字贸易中国方案,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高水平开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编著的《数字贸易与新发展格局》一书,系统阐述了数字贸易与新发展格局的内在逻辑和互促路径,梳理了数字贸易的业态特征及规则演变,剖析了新发展格局下我国乃至全球数字贸易的发展机遇、挑战与态势,并提出新发展格局下我国数字贸易的发展定位、发展重点、发展策略与方向、发展保障,从产业相融、市场相通、创新相促、规则相联四个维度解析数字贸易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以数字贸易发展为新发展格局的有效牵引,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作为发展外向型数字经济的主要载体,数字贸易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综合性业态。发展数字贸易,既有利于促进国内经济大循环的畅通,也有利于国际经济循环的畅通,是推动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器”。同时,数字贸易多边合作已成为国际经贸合作重要议题,遵循“法律基础——试点经验——具体规则”的思路,通过自上而下的落实和自下而上的反馈相结合,推动数字要素管理政策不断走向成熟,能充分释放我国巨大市场规模优势,突破海外市场拓展的“规则围堵”,实现国家利益、产业利益、风险控制的动态均衡,提升区域、产业、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内在协调性,让更多的国家分享我国经济发展“红利”。

以数据价值化和数据跨境流动为主线,助力高质量发展。推进数据采集、标注、存储、传输、管理、应用等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打通不同主体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传感、控制、管理、运营等多源数据一体化集成,并支持各类型企业参与数据要素交易平台建设,激发工业、服务业、农业数据消费、供给需求,实现不同产业间的生产管理全流程衔接配套,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动力。同时,通过数据跨境带动和加快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提升我国资源配置和全要素生产率,将进一步加快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的传统产业形态升级,拓展中国外贸发展新空间,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以“四维相连”为目标,探析高水平对外开放可行路径。利用国内国外产业相连、市场相连、创新相连、规则相连,团结引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推动世界各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构建互利共赢的产业链和价值链体系,优化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海南自由贸易港、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开放平台和枢纽功能,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的影响力和主动权,突破传统的“中心——外围”格局,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消除贸易、投资、技术壁垒,推动形成开放型世界经济,抵御错综复杂国际形势的新挑战、新矛盾、新问题,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顺应全球数字经济时代发展的潮流,以更大规模、更高质量打造数字贸易发展的格局,正在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因而深入剖析数字贸易发展与新发展格局的联动关系具有深远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梁仰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发展出版社总编辑、研究员)

相关推荐
专访丨中国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作出积极贡献——访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主席陈黎明

世界经济论坛大中华区主席陈黎明近日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不仅在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进展,还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央最新文件18条举措支持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

11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的意见》对外发布,从支持数字贸易细分领域和经营主体发展、推进数字贸易制度型开放、完善数字贸易治理体系、强化组织保障等方面提出18条具体举措。

杭州:全面推进中国数贸港建设 打开“数字丝路”新篇章

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杭州凭借其前沿的技术创新和坚实的产业基础,正逐渐崛起为全球数字贸易的新枢纽。随着第三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圆满落幕,杭州不仅展示了其在数字贸易领域的突破性成就,更彰显了其对未来技术趋势的深刻洞察和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