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守护营商环境的“绿水青山”

来源:人民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11-03 16:01:44

生态环境的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营商环境的“绿水青山”也是带来经济发展的“金山银山”。

江苏有着亲商安商富商的优良传统。近年来,江苏制定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营商环境向好向优。江苏经济总量达11.64万亿元,市场主体总量达1385.6万户。面对复杂外部环境和疫情影响,实际使用外资保持较快增长。这些“金山银山”都显示出江苏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

在经济发展中,好的营商环境如同阳光、水和空气,须臾不可或缺。大到投资兴业,小到办理审批,营商环境切切实实关系着每个市场主体的幸福感与满意度。在硬件设施日益趋同的背景下,营商环境成为市场主体尤为重要的投资考量。哪里“生态好、环境美”,企业就往哪里聚集。营商环境好,高质量发展就水到渠成;营商环境差,高质量发展只能是镜花水月。

营商环境的“绿水青山”从哪里来?

今年9月,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明确提出: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应有之义和必然要求。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营商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政策、市场、政务、法治、人文等环境要素的总和。江苏营商环境“绿色发展”的背后,既“栽梧桐”,又“除杂草”,既“植沃土”,又“勤浇水”,浇灌出企业家的“成长湿地”,夯实出新兴产业的“创业高地”,挖掘出投资发展的“成本洼地”,让更多市场主体从幼小树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汇聚成结出高质量发展硕果的茂密森林。

近年来,江苏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市场主体准入条件进一步放宽,企业开办全程服务进一步提速,“证照分离”改革进一步深化,全省企业开办平均用时压缩至1.5天,12个涉企高频事项实现跨省通办,“告知承诺”“容缺受理”等多项改革创新走在全国前列。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江苏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纳入法治江苏建设整体规划,立法实施《江苏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制定出台《打造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实施方案》,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更刚性,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让“法治红利”看得到、摸得着。

投资环境就像空气,空气清新才能吸引更多外资。江苏开放型经济水平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江苏以“一带一路”交汇点建设为统领,对标国际先进水平,对接国际通行规则,深入推进全方位开放,不断打造对国际商品和全球资源的强大引力场。

以政策服务之土,育市场活力之苗;以法律制度之全,护发展环境之优;以开放包容之广,保投资兴业之畅。这正是江苏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目标的深刻内涵与生动实践。

相关推荐
江苏—非洲高校合作联盟在苏州成立

10月27日,在苏州大学举行的2025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开幕式上,江苏—非洲高校合作联盟成立,标志着江苏与非洲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步入体系化、规模化发展新阶段。

兰州新区政务大厅10月12日全新亮相 办事更便捷

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为企业和群众营造更加便捷、舒适、高效的办事环境,兰州新区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局近日发布公告,将于10月12日(星期日)对政务大厅进行一轮全面的功能布局优化调整。

活力中国调研行|出口创新高 码头焕新“绿”——探访“长江外贸第一大港”太仓港

目前,太仓港已建成各类码头18座、泊位99个。去年,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近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800万标箱,在长江流域稳居前列。近年来,太仓港着力打造新能源商品出口基地,今年前8个月,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出口超50万标箱,同比增长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