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五河:把资金用在乡村振兴紧要处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11-04 09:03:45

走进安徽蚌埠市五河县大新镇郭府村里的食品加工厂,一股豆汁的香味扑面而来。在这里,豆制品加工采用了现代化生产模式,豆饼、豆干、豆皮等各类产品源源不断地从流水线上生产出来。郭府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郭飞介绍道,食品厂的投产,年贡献村集体经济收入23万余元,以务工、资金入股合作等模式带动186户农户年均增收6000元以上。

郭府村地理区位较为偏远,本身资源并不丰富。能把豆制品加工厂引进来,发展得好,正是五河县坚持“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原则,充分利用财政衔接资金紧密结合“双招双引”,以全方位全链条全生命周期式服务,持续放大财政衔接资金“杠杆效应”,招引更多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乡村振兴大发展的生动实践。

“我们更加注重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建设产业及周边配套设施项目,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厂房设施等‘软硬件’环境,减轻企业投资建厂资金压力,将更多资本集中用于生产发展。”五河县乡村振兴局局长陈景虎介绍,2021年以来,共投入财政衔接资金15458.43万元,其中创新“抱团取暖”产业发展模式投入9179.3万元,实施26个集中联建项目,资金投入占59.4%。

通过从“需”字上发力,五河县聚焦招引企业特性,精准掌握个性化、特殊性需求,一对一制订服务措施,为企业落实需求发展用地,利用财政衔接资金按企业需求建设“企业专属”项目,尽全力为招引企业打造“定制化、精准化”服务。2021年以来,共为27家招引企业定制专属项目22个,吸引10960万元社会资本投入乡村建设发展,共带动800余名群众家门口务工就业,其中,脱贫户、监测户350余户,人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

“招引企业不是目的,留住企业才是发展的根本”。五河县坚持以“服务为王”,组建企业服务专班,建立“问题、需求”两本清单台账,明确办理单位、办结时限,切实做到“事事有回音、事事必回音、事事快回音”。建立包保责任制,明确企业包保单位,定期走访、座谈,了解发展情况,以“心贴心”服务让企业更有亲近感。

“迎难而上,坚决打好营商环境主动战,想方设法服务企业,为生产发展开‘绿灯’。”陈景虎介绍,良好的营商环境让五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优质企业、更多社会资本不断涌入,推动广袤乡村走上发展“快速路”,实现“企业舒心发展、乡村连带受益”的双赢局面。2021年以来,共吸引32家企业自主上门,投入社会资本23500余万元,直接带动全县村集体经济年均增收2000余万元。(年福烨   陈春怡)

相关推荐
农行定点帮扶倾心相助 鄂伦春特色产业步入发展快车道——“这五年,看山乡巨变”主题调研系列报道之五

2023年,鄂伦春自治旗与农业银行“结缘”,成为农业银行第五个定点帮扶县。两年来,农业银行聚焦鄂伦春乡村特色产业,通过信贷投放、资金捐赠、招商引资、消费帮扶、人才帮扶等,全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持续促进农民增收和产业提质增效。

金融巧筑安居梦:农业银行绘就和美乡村建设新画卷——“这五年,看山乡巨变”主题调研系列报道之四

从水利设施到住房保障,从产业培育到公共服务,在每一个关乎乡村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环节,农业银行始终推动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实现从“有保障”向“高品质”跨越,既补“硬件短板”,也强“功能弱项”,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夯实根基,持续推动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实现深度衔接、长效发展。

农业银行:金融活水精准滴灌 构筑产业兴旺新图景——“这五年,看山乡巨变”主题调研系列报道之二

中国农业银行始终以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特色产业,筑牢防止规模性返贫防线,激发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走出一条金融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