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合肥庐江龙桥镇: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11-04 12:08:31

龙桥镇位于安徽合肥庐江县东南部,镇域面积105平方公里,辖11个村、2个社区,总人口5.96万人。镇域内矿产资源丰富,水路运输通达长江,铁路客运货运全面开通,设有省级化工园(庐江化工园),是庐江南部交通枢纽、工业重镇。

龙桥镇夹板村虾藕共作田间风景

近年来,龙桥镇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带动农业农村发展的战略之举,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打造特色“多条腿”,跑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加速度”。2021年,龙桥镇50万元集体经济强村5个,其中3个村突破百万元大关。截至9月底,13个村平均经营性收入超过78万元,探索出了具有龙桥特色的增收之路。

盘活资源资产,激“潜力”变“活力”。龙桥镇各村(社区)加大“三资清理”力度,全面摸清村集体资产、资源和资金,盘活闲置资产,让“沉睡”资产变为增收“活水”。通过股份经济合作社流转土地、山场等发包,将资源变资产,获取收益。龙桥镇安定村通过发包林场1600亩、老村部1270平方米,每年获取纯收入25万元;梅林社区整合闲置门面房,打造电商一条街,预计获取经营性纯收入10万元。

龙桥镇夹板村稻虾连作

争取项目支持,引“外援”强“驱动”。大力争取各级财政项目扶持资金,找准稳定项目投资入股,同时要求村集体自筹资金配套,通过捆绑式投资,实现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可持续发展。龙桥镇黄屯社区、凌安村、盆形村投资185万元参股黄屯农产品交易综合市场项目,每年可获得纯收入11万元;高山村积极争取乡村振兴财政资金510万打造虾尾加工及仓储冷链项目,预计每年获取纯收益30多万元。

创新增收渠道,修“内功”稳“发展”。针对本地优势或特色农产品,为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农户提供技术指导、产品加工、市场营销等产前、产中、产后有偿服务,增加村集体收入。凌安村利用烘干厂提供加工服务,获取经营性纯收入3万元,通过集体包装销售茶叶、葛粉、竹笋等特色农产品获得经营性纯收入10万元。全镇13个村(社区)均成立了劳务公司承接镇域内工程施工运输、绿化管护、物业服务等项目,同时聘请专业会计公司和审计公司对资金进行监管,做到了既“开源”又“节流”,不断提升自身“造血”功能。夹板村成立庐江县夹板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承接花泥河沿线绿化带清理管护工程,年纯收入预计15万元;新建村成立庐江新健劳务服务有限公司承接金鼎矿相关基建、绿化、道路管道维护等业务,年纯收入预计达50万元以上;缺口社区成立庐江县统带建筑劳务有限公司承接政府设施维修管护等项目,年纯收入预计30万元,成立庐江县龙洁物业有限公司承接梅林新村及庐铜铁路安置房物业,年纯收入预计10万元。

探索边角经济,变“包袱”为“财富”。利用村内房前屋后、闲散土地及地方特色产业做文章,既整合资源,又带动集体和群众增收。凌安、安定、新建等村结合山区特色产业金蝉花,目前正在筹建联合体公司收购全镇金蝉花销售至亳州中药材市场,仅此一项每年每村预计增加纯收入6万余元。

下一步,龙桥镇将继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创新管理模式,管好用活村级集体资产,加大扶持力度,助推集体经济发展,加强村班子建设,提高集体经济发展活力,以更强的责任和担当,为乡村振兴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注入“红色动力”。(王蕾)

相关推荐
神木以村企结对为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神木通过实施“村企结对强产业·工农融合促振兴”五年行动,全方位布局工业反哺农业、工农融合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村企共建模式,以村企结对为路径,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振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户增收,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茶香四溢 铺就惠民之路 ——犍为烟草专卖局党支部助力乡村振兴侧记

2024年,犍为县烟草专卖局党支部采用“1234”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路径,以“支部党员+终端专员”的模式,对全县范围内的乡镇开展了走访。

“芋”见美好 产业数字化为广西贺州增香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素有“百年菜乡”美誉。贺州香芋更是以“味美、质粉、酥香”的特点闻名遐迩,芋头煲、芋头糕、清蒸芋条都是贺州人如数家珍的“吃货秘籍”,但最具灵魂的还数酥香美味的“香芋扣肉”,让香芋爱好者“芋”罢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