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科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示范区白玉米喜获丰收

来源:新华社 责任编辑:王晶晶 2022-11-06 11:31:15

新华社内罗毕11月6日电(记者黎华玲)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4日在肯尼亚乔莫·肯雅塔农业技术大学举行示范区白玉米品种丰收仪式,标志着该中心首批本地品种白玉米试种成功。

乔莫·肯雅塔农业技术大学农学院院长戴维·姆布鲁在仪式现场说,白玉米是肯尼亚人的主粮之一,但本国产量跟不上人口增长速度,加上近期非洲之角国家遭遇旱灾,该地区白玉米产量不断缩减,正面临粮荒问题。“这次的丰收对肯尼亚等非洲国家来说意义重大。”

他表示,学院将尽全力配合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工作,扩大试种规模并进行抗旱、抗虫等方面深入研究,提高产量。

2022年4月,中科院派出工作组前往肯尼亚并安排在当地农业示范区进行了肯尼亚本地品种白玉米试种。经过5个月的试种,示范区试种的本地白玉米产量比周边同类玉米产量高出约50%,顺利达到项目目标。中肯两国科研人员将按规划扩大试种规模,提高本地品种产量。

据了解,该中心农业示范区由乔莫·肯雅塔农业技术大学划拨10英亩土地,并由中国科学院提供项目经费和高产种质资源以及技术支持,双方共同参与管理并共享农业科研成果。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于2013年,是中国政府在非洲援建的首个科研机构,其主体建筑和附属植物园位于乔莫·肯雅塔农业科技大学。

相关推荐
山东省在日本名古屋成功举办智能制造交流会

山东省-日本智能制造交流恳谈会日前在日本名古屋成功举办。来自中日汽车、装备、物流等领域的60多家企业及机构的110多名代表参会,围绕贸易投资和项目合作进行了充分交流。

全球瞭望丨肯尼亚媒体:中国发展模式和成功经验值得借鉴

肯尼亚主流媒体《星报》9月10日刊发记者摩西·奥加达的文章说,当肯尼亚面临复杂经济形势时,分析人士正将目光投向东方,探寻中国如何保持经济稳定性。中国经济韧性的核心在于精密的治理架构,肯尼亚可从中汲取适合本国国情的经验。

“世纪铁路”改变人生

从东非草原到北京交大,从校园书声到高铁轰鸣,肯尼亚青年卡里乌用七年青春回应了时代召唤。当东非第一条现代化铁路——蒙(巴萨)内(罗毕)铁路贯通家乡时,他和无数同胞的人生轨道也悄然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