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援助巴基斯坦农机装备分发仪式4月28日在巴首都伊斯兰堡举行。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巴基斯坦全国粮食保障和研究部部长拉纳·坦维尔·侯赛因等出席仪式并致辞。
4月21日,巴基斯坦农业“千人计划”在华培训项目在陕西杨凌开课。培训期间,来自巴基斯坦的“新农人”将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系统学习种子生产与加工、牲畜疾病监测与防治等领域的知识。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大力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进程。2024年定边县粮食播种面积252.24万亩,总产量41万吨,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67.09亿元,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率达79.8%。
“中国的无人机技术帮助我们实现了农作物的精细化管理。”南非农业服务承包商普林斯卢说,与直升机只能进行大范围统一剂量的喷洒作业不同,无人机可以根据不同农作物的实际生长需求,分区域调节药剂喷洒量。
近年来,中国农业技术跨越山海,以创新与务实为笔,在非洲大地书写从“靠天吃饭”到“技术赋能”的变革篇章。从杂交水稻掀起的“绿色革命”,到菌草技术激活荒漠生机,再到合作机制下的双向奔赴,中非农业合作正以务实举措解锁非洲大陆的“丰收密码”。
2月21日,记者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悉:日前,依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白俄罗斯农业科技示范园,该校与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白俄罗斯国立农业科学院共同编制的两项标准——《酿酒专用高粱种植技术规程》《糜子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在白俄罗斯发布。
科特迪瓦第七届国际农业和动物资源展启动仪式2月18日在经济首都阿比让举行。科特迪瓦宣布邀请中国作为主宾国参加此次展会,分享农业技术和发展经验。
对于冈比亚企业家沃利·塞恩而言,农业现代化不仅是一门生意,更是一项改善当地农民生计的使命。
马达加斯加总统拉乔利纳2月3日说,期待利用中国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早日实现本国粮食自给自足目标。
近年来,杨凌示范区抢抓种业发展新机遇,育推良种,集成良法,培育良田,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打造农业新质生产力策源地,让一批批科技成果涌现、一个个平台建设彰显创新活力、一粒粒良种播撒广袤旱区。
预计未来,中国的粮食需求还将增加,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力和加强粮食安全。
中国、联合国粮农组织与斯里兰卡南南合作项目2023年启动后,中国热带农业专家纷纷入驻斯里兰卡试验田,为这里原本管理粗放的果园带来了新气象。
近日,一辆辆满载着重庆忠县柑橘的冷链货车从忠县现代农业柑橘产业园出发,通过西部陆海新通道跨境公路走向海外。4000吨柑橘将陆续销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
12月1日,中国给予包括33个非洲国家在内的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100%税目产品零关税待遇,包括卢旺达在内的非洲国家迎来崭新发展机遇。
由中国驻俄罗斯联邦大使馆、俄罗斯中国总商会主办的中俄农业合作论坛10月29日在俄罗斯莫斯科举行。
白俄罗斯明斯克州沃洛任市19日举办丰收节活动,庆祝收粮季的结束。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出席活动并为该州农业领域的优秀工作者颁发国家奖章。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10月17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全球农业水资源短缺框架”高级别水对话会。中国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在大会上致辞,并提出建立健全农业节水增效“五项制度体系”倡议。
首批新鲜蔬菜出口仪式12日在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举行。一辆装载青辣椒、扁豆和苦瓜等蔬菜的冷藏货车出现在仪式现场。这些新鲜蔬菜产自加德满都县南格利市,得到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农业推广项目支持。
海江波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非洲研究中心主任,过去21年间,他在喀麦隆、贝宁等13个非洲国家的试验田和实验室里留下自己的足迹,运用自己在农学领域的丰富经验帮助非洲人民解决粮食安全问题。
在不少非洲国家,喝上一杯中国茶已成为当地人不可或缺的生活习惯。中国农业国际合作促进会茶产业分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茶叶出口量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中,有七个非洲国家。为了满足非洲人的饮茶需求,在中国茶叶主产地之一的安徽省黄山市,不少茶企正在加足马力生产出口至非洲的绿茶。
显示 491 条中的 1 到 20 条结果
镜头连中外 | 山水相会 文旅融合——中德古城焕新生
石家庄国际陆港一季度开行中欧班列同比增长239%
智绘中国·世遗镜鉴|良渚遗址:科技照亮文明之光
徽动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