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亳州谯城区古井镇:致富路上“葱”实村民钱袋子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11-16 09:18:01

2022年11月13日,安徽亳州谯城区古井镇门庄村大葱种植基地,绿油油的大葱“拔地而起”,长势喜人,田地里,村民正忙着挖葱、装车,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的景象。

“今年我种了10亩地的大葱,从5月份栽种以来,我每天观察大葱的长势,定期施肥、浇水,今年的大葱不仅卖相好、口感也不错,从10月份就进入了收获期,亩产量可达到6000斤左右,按市场价每斤2元计算,每亩地纯收益最低可达到1万元。”苗玉亮一边刨葱一边说。

据了解,今年43岁的苗玉亮种植大葱已经有十年了,拥有丰富经验的他,是村里有名的“种葱行家”。他说,大葱从育苗、移栽、苗期管理都很重要,移栽的时候要确定好沟深、行距,行距过宽或者过窄,都会影响后期培土操作,培土培不好,葱白不够长、不够粗,大葱产量自然上不来。在栽种以后也要注意防病害,大葱发生病虫害,基本上稍有不慎大葱就会出现干尖,同时要正确科学的肥水,这样能够充分拔高大葱产量。多年来,他从降低成本、提高品质为入手,不断从育苗、种植管理上下功夫,种植的大葱很受市场欢迎,“葱”实了自己的钱袋子。

“大葱种植周期短、见效快,用工需求量大,在栽种和采收期间都需要大量的工人,听说苗玉亮今天要采收大葱,我们几个志愿者早早地就来到了田地,帮忙采收新鲜的大葱,他今年种的大葱又是个大丰收。”志愿者一边剥葱一边说。

近年来,古井镇门庄村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引导农户根据市场行情,科学种植高效益、好管理的经济作物,以“短、平、快”农作物种植为抓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通过“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一户带十户,十户带百户,实现农户提质增收,农民增收致富,目前门庄村已发展大葱种植30余亩,下一步,门庄村将通过“合作社+订单农业”模式,继续把大葱特色种植做大做强,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葱”实村民钱袋子,助力乡村振兴。(朱潇潇)

相关推荐
亳州谯城区:科技赋能 故都添新翼

近年来,亳州市谯城区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奏响了一曲动人的新质生产力之歌。

亳州谯城区深入开展“民声呼应·暖心走访”行动

近年来,谯城区“民声呼应·暖心走访”构建起了一条直通基层、直达群众家门口征集意见、服务群众的快速通道。

亳州谯城区:九村联动探新路 菌菇产业促振兴‌‌

3月18日,安徽亳州市谯城区颜集镇李集村、观堂镇大裴村、五马镇八里村、城父镇蒋楼村、十河镇大周村、赵桥乡卢张庄村及大徐村、立德镇何大村、古井镇药王村驻村工作队队长一行20余人赴谯城区中科智慧农业示范产业园开展联合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