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中国外贸增速降温背后仍有暖意

来源:中国新闻网 责任编辑:黄秀环 2022-12-08 11:03:29

11月中国外贸骤然降温,进出口总值0.1%的同比增速与10月的6.9%相去甚远,为今年5月以来新低。此间分析人士认为,看似“遇冷”的中国外贸背后仍有暖意。

据中国海关总署12月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11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7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微增0.1%,增速连续四个月下滑。其中,出口2.1万亿元,同比增长0.9%,进口1.6万亿元,下降1.1%。

11月中国外贸增速大幅下降虽然有去年同期基数较高因素影响,但主要原因在于全球经济整体低迷、通胀压力加大导致外需不振。

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坦言,当前外需不足成为外贸“突出挑战”。中国贸促会日前也称,中国外贸企业面临外需走弱、成本上升、风险加大等多重挑战,订单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

这一问题从其他国家贸易数据中也可得到印证。例如,韩国11月出口额同比下降14%,连续两个月负增长。若横向比较,中国外贸韧性和抗打击能力在主要经济体中仍然突出。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高凌云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一度推动中国出口猛增的“宅经济”产品红利消退,也是近期外贸增速回落的原因之一。

虽然国际市场整体低迷不振,但中国外贸仍有突围机会。

最大的商机来自东盟。今年以来,中国与东盟贸易保持稳定增长,东盟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据官方数据,前11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同比增长15.5%,其中中国对东盟出口同比增速高达22.2%,远超同期中国出口整体增速。

中国一批拥有传统优势的出口商品在东盟市场也有不俗表现。据中国机电商会数据,受《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红利不断释放和经济复苏等利好因素带动,10月中国对东盟家电出口稳中向好。其中,对新加坡出口额增速高达114.9%,对菲律宾出口额增速达57.0%。

分析人士认为,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启动,中国与东盟贸易的潜力和活力有望进一步释放,为中国外贸增长提供更稳定的支撑。

看似低迷的欧美市场也蕴藏着机遇。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认为,欧美民众购买力因通胀高企受到一定影响。这看似将抑制外需,但对性价比高的中国商品而言实际上意味着新的机遇。

此外,随着防疫政策日益优化,越来越多外贸企业能够赴境外参展、联系客户,中国外贸特别是进口将有望获得更大推动。

高凌云表示,随着明年美国通胀水平回落,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更加紧密,预计外需将明显好于今年,中国外贸将继续稳定健康增长。

相关推荐
“小产品”“大创新” 读懂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微观密码

一个小小的耳机,可实现多语言同传翻译;一款微型电磁泵,可适用于通水电的家用电器产品;一款轻型吊钩,可以吊起4000倍自重物体……在第138届广交会现场,这些看似微小的产品,正成为解读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密码。

新增15种次!“丝路美食”加速走向中国餐桌

10月15日,中国海关总署与南非、白俄罗斯等10个国家签署15种次产品准入文件。从南非的核果到土耳其的海鲜,从伊朗的猕猴桃到乌兹别克斯坦的樱桃干,更多“远在天边”的美食沿着丝路变为“近在眼前”。

2025“一带一路”海关食品安全合作会议将于明日开幕

以“深化国际合作机制 共促贸易安全便利”为主题的2025“一带一路”海关食品安全合作会议将于10月15日在上海开幕,目前准备工作已就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