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安徽宿州埇桥区公管中心:办事“不见面” 服务“不断线”

来源:新华丝路 责任编辑:马祥平 2022-12-16 13:09:02

今年以来,安徽宿州市埇桥区公管中心以“互联网+公共资源交易”为路径,通过一系列“不见面”举措,大力提升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切实增强群众满意度和获得感,全面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交易办件“不见面”,服务对象“零跑腿”,提供服务不断线。按照“信息互通、数据共享”的原则,通过提升完善软硬件设施,全面推行交易“掌上办”、服务“不打烊”,积极推进全流程电子化交易,切实破除“信息壁垒”。实现项目登记、公告发布、场地预约、专家抽取、标书评议、合同公开、文件归档等全流程线上闭环管理,确保市场主体“零跑腿”,服务群众“零距离”。今年以来,全区全流程电子化交易率和网上办理服务事项率均达到95%以上,工程类项目平均流转周期为30.28天,采购类项目平均流转周期为24.17天。

竞争主体“不见面”,招标投标“数据跑”,开标进度不延迟。该中心严格按照现场开标工作流程,通过视频直播和文本直播双模式,规范公布项目概况、参会人员、投标家数、报价等内容,积极推进常态化“不见面”开标。将“现场开标”转为“线上开标”,将线下“面对面”转为网上“键对键”,从“人跑”转为“数据跑”,实现开评标现场和互联网的有效对接。今年以来,共开展“不见面”开标300余场次。

专家评委“不见面”,远程评标“线上见”,异地人群不聚集。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打破空间地域限制,统筹整合专家资源,积极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工作。通过远程异地评标系统,身在不同地点的专家可以同时段完成评审、在线讨论、远程评标工作,专家语音、视频及整个评标操作轨迹也同步记录,全程留痕,可查可溯,有效解决评标专家中“熟面孔”“老关系”“打感情分”等问题,实现评标专家和评审场地的“资源共享”提高评审工作的透明度和规范化。(陈苗苗)

相关推荐
安徽宿州埇桥区永安镇:白术飘香产业兴 村民增收有“良方”

日前,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永安镇双鑫村的白术种植区,只见连片的白术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安徽宿州埇桥区:“三位一体”厚植科技领军人才创新沃土

近年来,安徽宿州市埇桥区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聚力建机制、搭平台、强招引、优服务,通过构建政策引领、平台支撑、生态优化“三位一体”的系统化人才发展模式。

安徽宿州埇桥区:无花果的富民之路

从一片果园到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一个企业的单打独斗到一群农户的抱团发展,双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正以无花果为媒,在埇桥区永安镇的土地上编织出一幅“产业兴、农民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