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第四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在渝举行 “法律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典型案例”发布

来源:重庆日报 责任编辑:邵非 2022-12-22 11:15:04

12月17日,第四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在重庆举行。论坛主题为“法治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150余名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政府部门、司法部门、高校、律师协会及仲裁协会的嘉宾,以线上或线下的形式参加活动,交流分享对相关重大法律问题和热点法律问题的思考与认识。

2022年是《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30周年,是RCEP的生效之年。在此背景下举行此次论坛,对以法治方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论坛上发布了中国和东盟国家律师事务所推荐的19个“法律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典型案例”,这将为推动法律服务自贸区建设的高水平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随后,又首发了首部中柬中越法律法学界的一大合作成果——《柬埔寨外商投资法律实务指南》《越南外商投资法律实务指南》,其涵盖了柬埔寨、越南外商投资相关的投资准入、土地、税收、海关、外汇管制、劳动用工以及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等法律制度,可为中国企业赴柬越两国投资提供投资法律指引。

论坛上还举行了“中国老挝法律研究咨询中心”揭牌仪式。该中心由西南政法大学与老挝国家政法学院共建,分别在两校挂牌落户,旨在进一步深化中老双方在立法研究、法律数据库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通过加强双边法治交流,拓展法律合作领域,服务中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当天下午,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围绕“区域法治合作成果与经验分享”“区域与国别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RCEP等自由贸易区规则研究”“‘澜湄’合作机制下的法律问题”“西部陆海新通道法治保障问题”5个议题开展研讨。中国与东盟法律法学专家学者一致表达了对深入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化法治交流合作的愿景和期许。

闭幕式上发布的《合作推进中国-东盟法治合作倡议书》,倡议中国与东盟法律法学界在历届论坛提出的“共建倡议”和“行动纲领”指引下,进一步深化协同开展法治规则研究和法治人才培养,推动法治合作走深走实。

相关推荐
镜头微观察|西部陆海新通道助力沿线特色农产品共享市场红利

近年来,随着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深化,以及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持续发力,重庆的柠檬和柑橘、广西的沃柑等优势特色农产品“跑进”国际市场;泰国的香水椰、榴莲,越南的火龙果、芒果等东南亚特色产品得以更快捷进入中国市场。

打造区域经贸合作典范 共建中国—东盟超大市场应对全球贸易变局

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与新华社研究院近日联合发布《中国—东盟超大市场互联互通展望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中国与东盟推进互联互通和经贸合作的实践探索,探讨了双方扩大务实经贸合作的路径和方向,为携手共建中国—东盟超大规模市场、推动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应对全球贸易变局提供了有益借鉴。

今年一季度,甘肃对东盟国家出口值6.8亿元

记者4月22日从兰州海关获悉,今年一季度,甘肃对东盟出口值6.8亿元,同比增长1.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