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丝路首页
一带一路国家级信息服务平台

第四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在渝举行 “法律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典型案例”发布

来源:重庆日报 责任编辑:邵非 2022-12-22 11:15:04

12月17日,第四届中国-东盟法治论坛在重庆举行。论坛主题为“法治合作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150余名来自中国与东盟国家政府部门、司法部门、高校、律师协会及仲裁协会的嘉宾,以线上或线下的形式参加活动,交流分享对相关重大法律问题和热点法律问题的思考与认识。

2022年是《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30周年,是RCEP的生效之年。在此背景下举行此次论坛,对以法治方式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论坛上发布了中国和东盟国家律师事务所推荐的19个“法律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典型案例”,这将为推动法律服务自贸区建设的高水平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随后,又首发了首部中柬中越法律法学界的一大合作成果——《柬埔寨外商投资法律实务指南》《越南外商投资法律实务指南》,其涵盖了柬埔寨、越南外商投资相关的投资准入、土地、税收、海关、外汇管制、劳动用工以及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等法律制度,可为中国企业赴柬越两国投资提供投资法律指引。

论坛上还举行了“中国老挝法律研究咨询中心”揭牌仪式。该中心由西南政法大学与老挝国家政法学院共建,分别在两校挂牌落户,旨在进一步深化中老双方在立法研究、法律数据库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通过加强双边法治交流,拓展法律合作领域,服务中老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当天下午,与会中外专家学者围绕“区域法治合作成果与经验分享”“区域与国别法治人才培养机制的创新”“RCEP等自由贸易区规则研究”“‘澜湄’合作机制下的法律问题”“西部陆海新通道法治保障问题”5个议题开展研讨。中国与东盟法律法学专家学者一致表达了对深入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深化法治交流合作的愿景和期许。

闭幕式上发布的《合作推进中国-东盟法治合作倡议书》,倡议中国与东盟法律法学界在历届论坛提出的“共建倡议”和“行动纲领”指引下,进一步深化协同开展法治规则研究和法治人才培养,推动法治合作走深走实。

相关推荐
中国—东盟行政院校和智库研讨会聚焦国家、地区和全球治理

11月3日,以“国家治理与亚洲文明”为主题的中国—东盟行政院校和智库研讨会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开幕。

国际观察|从互降关税到共建规则——中国-东盟经贸合作持续升级为区域经济注入动能和信心

当地时间10月28日,中国与东盟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签署自贸区3.0版升级议定书,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水平再次升级。分析人士认为,在全球经济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之际,3.0版升级议定书的签署是中国与东盟共同推动高质量开放合作的重要举措,展现了区域国家携手应对全球经济挑战的决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和信心。

外交部:将同地区国家一道,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10月22日说,中方将坚持睦邻、安邻、富邻、亲诚惠容、命运与共的理念方针,同地区国家一道,建设和平、安宁、繁荣、美丽、友好的共同家园,推动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